在孩子成長過程中,除了父母,最重要的就是老師了,靜思精舍德本師父在教師節前夕,回想起證嚴上人當初為什麼堅持要做教育的往事。

「50 多年前,上人有因緣在花蓮慈善寺掛單,寺廟後方鐵路旁有一所學校;有天早上,一個約小學一年級的孩子,背著書包準備去上學,忽然手一指大聲說:『好奇怪啊!老師跟我們說不可以走在鐵軌上,他們自己也在走。』上人問小朋友:『那你敢不敢走?』他說:『只要老師敢,我們就敢!』」

德本師父指出,老師在教育的過程,除了言教還要以身作則,說出來的話才會讓人信服。

「上人強調,教育愈簡單愈好,保持孩子的純真,慈濟教聯會老師,也要真心真誠地對待孩子,除了有老師心,更要有菩薩心,以菩薩的智慧,找出方法教導孩子,更重要的是要有父母心,讓孩子能更有自信地成長,找出將來要走的方向。」

德本師父說,單親家庭是現在社會中普遍存在的現象,如果孩子沒有把話講出來,就會一直壓抑在心裡,有可能會毀了人生,這也是上人深切寄望老師們要以父母心來愛學生。

成績好就能代表一切嗎?德本師父認為,有好的品格才是影響人生最重要的東西。

「屏東的尤振卿老師,有次開車剛好和一輛押解犯人的囚車錯身而過,他放慢行車速度,打算讓囚車先過,突然間,看見囚車裡伸出一雙手,從他眼前閃過,一個少年哭喊著:『尤老師,尤老師,尤老師再見!』

尤振卿震驚往車裡看去,『那不是我曾經教過,而且成績很好的孩子嗎?為什麼現在坐在囚車裡面?』

以前只注意學生成績的尤振卿,開始反省自己的教學有多大的錯誤,為什麼這麼優秀的孩子會轉偏了?當接觸到慈濟後,開始用《靜思語》教學,把孩子最喜愛的布袋戲、相聲,融入在課程中,孩子們漸漸在日常生活裡,表現出好的品格。」

台南的林金拔老師,也是奉獻教育的典範!

「林金拔以前曾是出了名的嚴師,有次孩子到學校,沒有吃早餐,她看了非常心疼,所以會準備精力湯給孩子。可是全班四、五十個孩子,只準備一個,夠不夠?她決定把精力湯當作一種獎勵,鼓勵孩子認真讀書,認真的學習。

準備精力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,前一晚就得準備好水果,每天早晨五點鐘起來處理蔬菜,洗、切、打果菜汁,最後還加入酵母和薏仁粉到裝瓶,一個多小時跑不掉。

『愛心果菜汁』不但有愛心,也有教育意義,林金拔希望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,遇到了障礙,能在老師的教導中吸收智慧,遇到困難的時候,也能夠轉變。」

  

「慈悲喜捨清淨愛,教師宏願育英才」,是上人期勉慈濟教師的話。上人期待老師們施教如佛陀教化弟子一般,以大慈悲存心,柔和忍辱調身;教導學生「用心」而無「得失心」;並且不只是言教,更要以己身為教、以己心為教。不要做一個為生活而教「書」的「職業」老師,而要做個為教書而生活,教「人」更教「心」的「志業」老師。

(德本法師 志工早會開示)
20200924
記錄:李如玉
整理:慈泠
攝影:楊孟仁、林炎煌

繼續收到好文通知,邀您加入
  大愛行LINE社群  

👉 line.me/ti/g2/w99Ve-qmsUJP9qWUnUc3Hg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