哪個不塑膠 - 張光偉
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研究發現,在台灣東邊、關島北邊的馬里亞納海溝,海平面下 7 公里深出現新物種,體內塑膠纖維與寶特瓶材質PET有 60%的相近度,因此被命名塑膠鉤蝦!這究竟怎麼來的?工研院材料化學研究所副組長張光偉帶大家回顧人類塑膠史,因為要了解,才知道該怎麼化解由人類自己製造出來的塑膠危機!
張光偉說,從人類走出非洲草原開始,就對整個地球環境造成前所未有的改變和破壞,尤其過去一百年,塑膠誕生!是破壞地球生態的元凶之一。
二十世紀初,人類開始用酚醛樹脂替代蟲膠,當電子絕緣物。到了二次大戰,美國人發現人造材的好處,是很好的戰略物資,於是大幅開發塑膠材料。張博士請大家仔細觀察生活周遭,就從桌面開始,哪個不塑膠?
1948 年,因為塑膠的可塑性好又容易製造,於是從外帶紙杯開始被人們更廣泛的使用,直到今日。在張光偉講台的下方,觀眾都戴著口罩,他說,口罩也是化學材料,是由三種不同的PP結構組合起來的,很容易就隨手丟棄,但又不易分解,造成污染問題!「法國最近就開出罰則,亂丟口罩罰 135 歐元。」
那麼布口罩如何?就不是塑膠了嗎?現場觀眾沒人敢舉手,「這些材料其實大部分也都是塑膠,包括我們穿的衣服,都是PET尼龍這樣的材料。垃圾堆裡護墊、衛生棉、尿片材料比口罩還複雜,結構越複雜就越難回收。」
張光偉說,後來,從一隻可憐的烏龜身上,人類才注意到塑膠的危害。張博士說的是一隻叫花生的紅耳龜,1980 年代,牠原本自由自在棲息在美國密蘇里州野外,1993 年,牠馱著變形的龜殼被人發現,原來牠被一只塑膠袋套住了,長年無法擺脫才造成軀體變形,即使摘除塑膠套,花生脫離長期苦難,但再也無法復原,至今牠還活著,但無法回到野外過正常生活了。
自此人們開始注意到塑膠的後遺症,研究發現,PE塑膠袋的酯粒要 1200 年才開始分解,張光偉比喻,如果唐朝人使用紙杯,那麼得到現在才會分解。張光偉問大家,每個人口袋裡多少都有信用卡吧,剪一剪就這麼丟了,但不知不覺中竟然回到我們身上!「累積到現在,全球產生大概有八十億噸這麼多,換算成A380 空中巴士,全台每人分一架都還有剩,非常可觀。」
美國 1950 年代已經開始注意這個問題,衍生至 1980 年代制定回收制度,儘量使用再生資源,包括用植物做塑膠,讓它使用後可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,回到土地裡。大家比較熟悉的,有玉米做聚乳酸PLA,也有些是從細菌長出PHA,還有澱粉做成的生質塑膠,「裡面碳十四要佔 25%以上,這是參照日本標準,在堆肥的條件下,要能夠在 180 天分解成二氧化碳。」這些可分解的塑膠,統稱生物塑膠,「如果我們可以從植物去生產塑膠,替代石油,就有減碳的功能,就是整個循環經濟一個大循環概念。」
在台灣,2010 年由許多廠商組成生質材料產業化聯誼會,張光偉是會長,希望大家合作,把生物精煉的技術再精進,包括食物保鮮期延長,降低食物的浪費;可以做成衣服,做出功能性纖維或染料;也可以做低揮發性的塗料,或者從植物萃取木質素,發泡做成鞋底和各種運動器材。
張會長說,歐盟有個計劃─No Agro-Waste展望 2020,致力將農業廢棄物全利用,歐洲十個國家加上非歐盟三國,包括台灣工研院團隊,正以南法酒莊釀酒廢棄的葡萄渣,萃取膳食纖維和多酚,剩下的發酵做沼氣,聚合成生質塑膠,「這個概念就是從上游到下游,每個階段做出來的東西都有用途,是瀑布式的全利用。」
有識之士都在想方設法,看怎樣對環境做出貢獻,未來一百年不能再像過去一樣,要走大循環方向:「地球只有一個,我們沒有其他出路,要在原地想辦法解決。既然我們自稱是智人,應該要有智慧良知,走出線性消費行為,邁向循環經濟。」
看更多→人文講堂 塑膠汙染與循環再生
- 喜歡0
- 難過0
- 懂了6
- 感動18
- 感恩3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