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球誕生於 46 億年前,經過五億年才形成大海和陸地,再過一億年才出現最早的生命型態 RNA;又經過七億年,藍綠藻出現,才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換成氧,給更多生命,尤其動物呼吸的機會,但這一等,又是 23 億年才有多細胞生物。

台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教授葉欣誠帶大家回顧,兩三百萬年前,人類真正出現在地球上,從舊石器時期逐步演變,「人類和動物到底有什麼不一樣?為什麼其他動物沒有演化到像今天人類的狀態?」因為人類知道做一件事要成功,不能單靠自己的本能,要群策群力,克服個人體力極限,所以才有漁獵社會,製作工具待在有動物或水邊有魚的地方,「距今一萬年前,我們進入農業社會。我們覺得農夫非常辛苦,不過就自然界角度來看,農業其實是人類大規模破壞自然的開始。」葉教授一語道出人類自私的根源。

開闢農田果園就是將生態變成人為的生態,人們因此定居下來快速繁衍,之後很快進入工業社會,加速挖掘各種天然資源為人所用,而且過度使用,「二戰後,全世界經濟型態都希望 GDP 增加,刺激大家做不必要的消費,都希望自己國家 GDP 越高越好,向外輸出越多越好。」沒有節制的物慾,造成過去百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上升,「1850 年後,全世界有了完整的氣象紀錄,地表溫度震盪走高,每年幾乎都破紀錄。」

2019 年七月是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個月,八月,冰島辦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活動:有七百年歷史的 Okjökull 冰川完全消失了!他們在消失的冰川旁立了墓誌銘「A letter to the future」,特別註明當時二氧化碳濃度 415 ppm,「這個數字代表什麼?代表進入倒數計時階段,415ppm 已經接近 450 ppm,就是一般認為地球會升溫 2℃ 的二氧化碳濃度門檻。」如果持續下去,不必多久,葉教授說,二三十年後,有一半以上的機會,人類將進入另一個我們不認識的地表生態系,那麼人會擺在哪個位置?

1962 年瑞秋卡森寫了一本書「寂靜的春天」,首度提到,如果人們繼續使用殺蟲劑,以後的春天就再也聽不見鳥叫。
1987 年聯合國提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布朗特蘭報告,從此有了「永續發展」的概念。
1992 年巴西里約舉行第一次地球高峰會。
最有名的是 1997 年日本京都議定書,2015 年各國進一步簽署巴黎協定。 


 

看起來,好像人類已經做了很多事,但為什麼地球的狀態還是不好?
永續,不單指地球的永續,而是人類想繼續活下去的永續!

台灣環保署 1987 年成立,從公害、污染開始,全面關心空氣、水、廢棄物議題,1980 年代重視自然保育,但是葉欣誠說,後來訂定的各種管理辦法都是公害發生後,再去處理,這叫管末處理,「我們希望源頭管制,希望根本就不要發生。」

過去大家記憶中的綠牡蠣、廢五金與二仁溪的黑水溝,如今都有乾淨的樣貌,改善非常多,今天,大家也都知道要垃圾分類、回收、且減量,「現在平均每人垃圾產生量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,資源回收率超過 50%。」葉教授說,這就是公民素養,「永續發展是誰的永續發展?我們不是來拯救地球的,地球不需要我們拯救,我們是在拯救人類!人類只是千千萬萬物種中的一個,但我們的發展影響了其他生物的生存,我們要追求自己永續發展的前提是,其他生物一定也要好好發展,我們沒有辦法獨善其身。」

他寄望教育,透過環境教育帶來觀念和行為的轉變,促使人類了解自己跟環境之間的關係,「這裡面最重要的核心概念是:包容發展,不同的個人唯有團結,才能達到永續發展的使命。」

看更多→人文講堂 環境保護的時代軌跡

繼續收到好文通知,邀您加入
  大愛行LINE社群  

👉 line.me/ti/g2/w99Ve-qmsUJP9qWUnUc3Hg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