澎湖設點 

1979 年,一位俗家在澎湖馬公的常光法師,熱心響應慈濟善行,訪查當地有 43 戶應列入長期照顧對象。由慈濟基金會將打包好的冬令物資,運去當地,1980 年 2 月 12 日首次濟貧發放,當天慈濟澎湖聯絡處正式成立。此後,慈濟志業慈善、環保、義診與急難救助陸續在澎湖群嶼展開。

首先打頭陣的是慈善濟貧與訪視,範圍從馬公市區、澎南區,逐步擴大到望安、吉貝等小島。1996 年 4 月,慈濟教聯會舉辦淨灘活動,開始在當地帶動環保觀念,臺灣離島的環保志業自此展開。

1996 年 6 月,慈濟醫療志業的腳步也踏上菊島,北區人醫會首次到望安鄉將軍村、東安村義診,此後每年皆定期前往。

「大家都用這分愛無所求的付出,不只在臺灣本島,在離島也是同樣。在離島做,比在臺灣還要辛苦,船隻來來往往,實在非常辛苦。看到了這一群人間菩薩無處不在,不說感恩真難。」

 

  找地艱辛 

1979 年間,上人正式於慈濟委員聯誼會中,提出要在花蓮建設大型綜合醫院,陳姓委員等人當天代表北區參加會議,聽到感動萬分,立即響應,捐出第一筆建院善款五千元。

1980 年 1 月,為籌建醫院,慈濟依法向政府申請設立財團法人基金會,省府通過發給立案證書,成為臺灣第一個冠上「佛教」的財團法人。這一年,菩提樹雜誌有一位澳門讀者,為響應籌建慈濟醫院,捐款港幣十萬元,振奮人心。

「那時是我身體最谷底的時候,有時半夜睡一睡心絞痛會昏倒。但就是因為身體很不好才很著急,今天我不做,來日誰做?花蓮的確需要有一個真正能搶救生命的地方,所以我真的下定了決心,不要想太遠,也不要想太多,把握現在,做就對了!」

興建醫院首先需要土地,證嚴法師和慈濟委員耗費兩年時光,四處找地皆無成果,就在陷入膠著之際,前省府主席林洋港來參觀,聽取籌建醫院的經過後,深感認同,表示會設法協助。當時物色的地點為尚未解禁的軍事用地,經過六個月的奔走協調,終究還是無法解除禁令,直到尋覓到花蓮市國福里美崙溪畔河川公有地,建院才又露出一線曙光。

「找土地確實找得很辛苦,墳場也踏過,棺材板也跳過,什麼土地都找過了。那時候林洋港先生做省主席來花蓮,在精舍繞一圈,看到了我們生活是這樣,還發這樣的心,觸動了他。幾天後蔣經國先生也來了,了解精舍的情況,也深受感動。」

自宣布建院以來,上人以極大的願力,相信眾人的善念能夠成就一所救人的醫院,即便募款艱辛、覓地困難,還經歷了兩次動土,波折重重,仍然不改其志。

「『您是一位出家人,又那麼單純,這樣能蓋醫院嗎?』當時我聽到這句話,真的覺得,是啊!醫院難道是我能蓋的嗎?不過,從自己身體的病痛,再想到別人生病求醫無門那種痛苦,我認為雖然很複雜,慈濟如果沒有做,永遠花蓮的醫療就這麼落伍,就只有這個念頭,所以決定去做。」

● 觀看更多 ↓↓↓
【證嚴法師菩提心要】 慈濟的故事(十九) - 壓力中的堅毅勇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