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阿媽!明天早上我會去載你們,我們去大坑走走。」

「好啦,那你要早點睡,早一點出門比較不會熱。」

掛掉電話,看著桌燈旁的相框,照片中的父親一臉笑意,大家開心地人手一個紅包,這是五年前過年時拍的全家福。誰也想不到,這竟是我們與父親共度的最後一個新年;誰也想不到,父親的喪事竟會引爆一場家族紛爭。

傳統民間信仰與佛教的喪事禮法有不少相違背之處。父親生前已皈依佛法,因此我們希望以佛教儀式辦理他的後事;無奈,祖父母有著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,治喪期間常常堅持不同意見。這些紛紛擾擾,讓當時強忍住悲痛心情的我,瞬間崩潰,負面情緒一湧而上。

「盡量讓父親的喪事平和落幕,不要讓他在吵鬧中走完人生最後一程。」母親的一番話,讓大家壓抑住悲憤交加的心情,勉強打起精神,讓事情還算圓滿地告一段落。

服喪結束後,我努力讓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,每天上班、下班,外表看似恢復不錯,但低落的心情卻像找不到出口似的,直在心中亂竄。尤其是每當想起治喪期間發生的事,憤怒的情緒就像一顆大鉛球,重重地捶在心頭,對這些人與事也就充滿了厭惡之情。

這種情況約莫持續了半年。那天,我一如往常地打開電視,讓證嚴上人緩慢溫柔的語調止住心中那股悲憤的情緒,卻突然聽到「人生最大的懲罰就是後悔」,頓時鬆解了我那被憤怒與悲傷綑綁多時的心,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慚愧與不斷的懊悔。

慚愧自己只看到自己所受的傷痛,完全沒想到父親的往生,也讓高齡的祖父母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鉅痛。

懺悔自己當初為了不讓父親掛心,曾答應他會好好地照顧祖父母。結果卻因為一念執著而不願意示弱,讓埋怨與不諒解橫阻在雙方之間。

其實,內心很惦記著兩位老人家,常常想他們不知過得好不好?是否有按時吃藥?天氣變涼,早晚有沒有加件外套?面對最親的家人,不知為何,話筒竟變得如此沉重,「對不起」是這麼地難以開口。

幾番掙扎後下定決心,絶不讓自己真的在「後悔」中過著「受懲罰的人生」。鼓起勇氣,按了熟悉的電話號碼,話筒那端蒼老的聲音掩不住開心的語調,一切就像沒事似的,如同以往話家常,所有的不快都雲淡風輕了。

俗話說: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,我們家的「兩寶」健康狀況已大不如前,還有多少時間能為他們做多少事,誰都沒把握。現在,每多陪伴他們一天,都覺得是向上天多求來的。

感恩還有機會陪伴兩位八十幾歲的老人家,這是身為晚輩的福氣,感恩這後悔還來得及補救。

撰文:廖歆怡
取材:慈濟道侶叢書《也無風雨也無情》2013/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