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亮心燈
「媽媽!媽媽!可以給我十元嗎?」
「你要錢做什麼?」我問兒子。
「告訴你一個小祕密喔!」他說:「把十元硬幣投入慈濟精舍的建築模型裏,它就會亮起來,還會唱歌耶!
我們來試看看,好不好?」
2011 年仲夏,我剛接觸佛法,總覺得法義深奧,難以理解。在志工葉麗滿的盛情邀約下,一家人來到彰化靜思堂參觀。
置身在靜思書軒裏,對於美善的情境布置,甚感新奇,宛如劉姥姥進大觀園般,樂在其中。
看著書架上,一系列證嚴上人的著作,我信手拿起一本《清淨的智慧》,席地而坐,沈浸在法水之中。
猛抬頭,兒子手上拿著一張卡片,開心地遞給我。「有人點燈求光明,其實真正的光明在我們心裏。」我瞄了一眼。
「媽媽!這個靜思語卡片好好喔!」兒子近似懇求地說:「買一盒回去當書籤,好不好?」
「好呀!」其實卡片上的那句話,已然震撼了我的心。
從小跟著長輩去廟裏,或點燈祈求平安,或點燈保佑前途光明、事業順利。這回兒子投幣點燈,再從靜思語談點燈,給了我不同於以往的感覺。
遍覽上人著作,我一心想要找到答案,果真在《一秒鐘一輩子》找到了答案!
那天,孩子們放學回到家。一進家門,女兒訝異地問:「這麼多的雨衣做什麼用啊?」我笑著說:「先來幫忙把靜思語卡片放進去。」姊弟倆頓時更覺得納悶。
「兒子啊!你還記得那張『點燈』的靜思語卡片嗎?那張卡片讓媽媽體悟出點燈的意義。」於是,我將書中上人說的故事,複述一遍給他們聽……
「一位盲者去拜訪一位法師,向他請益。離開時天色已暗,法師就點起一個燈籠,讓他提著。
『師父,您在跟我開玩笑嗎?我的眼睛根本看不到!有沒有燈,對我來說都是一樣!』
法師說:『我知道這盞燈對你來說有沒有都一樣,不過外面很暗,你拿著這盞燈,別人就不會撞到你了。』
盲者心想也有道理,於是帶著燈籠離開了。
走了一段路,盲者還是被撞到了,撞到他的人兇惡地罵他。『難道你沒有看到我手裏拿著燈籠嗎?』
明眼人說:「你的燈籠已經熄滅了!』
『我是因為看不到,才需要拿燈,你是明眼人,為什麼看不到我呢?』
這一個故事,道理歷久彌新。有的人眼睛看不到,有沒有拿燈都一樣,但是他會想追求真理,這就是點亮自己的心燈;有些眼睛看得到的人,卻不懂得去追求道理,如同明眼人撞到盲者,還無理罵人。」
有形的燈要向外求,無形的燈則要向內求,讓孩子了解這個故事的道理後,我說:「午後的雷陣雨,經常把騎單車回家的同學,淋得像落湯雞。媽媽要把這些雨衣送到姊姊的學校,讓沒有帶雨衣的同學,不必再淋雨。他們感受到社會溫暖,便會將善的種子深植在自己心中。」
劈哩啪啦……窗外響起陣陣鞭炮聲,好不熱鬧!正月初二,是回娘家的日子。與家人齊聚一堂,媽媽再度提醒我:「記得去廟裏幫先生和小孩點光明燈。」
我望著孩子微笑說:「對!我們要繼續去學校『點燈』,希望能點亮萬家燈火。」
撰文:陳淑貞
取材:慈濟道侶叢書《也無風雨也無情》2013/01
- 喜歡10
- 難過1
- 懂了14
- 感動131
- 感恩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