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些年,那些事 做慈善不畏苦
1966 年「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」成立,這是慈濟 53 年歷史的開端。證嚴上人用一分大愛長情,鋪設了一條人間菩薩道,靜思精舍德俱法師在志工早會叮嚀,這是我們的源頭,慈濟人不能忘了那些年、那些事。
第一件事,慈濟功德會成立隔年,證嚴上人發現雙眼失明的照顧戶李阿拋,獨居茅草屋, 如果燒飯引起火災怎麼辦? 上人決定每月濟助兩百元,也幫忙蓋房子。
德俱法師說,「當時上人和弟子們住在普明寺,經濟非常拮据,卻為一位孤苦老人蓋房子,這棟房子 1967 年 12 月 15 日完工入厝,這是功德會援建的第一間慈濟屋。」
圖:1967 年 11 月證嚴法師主持第一座慈濟屋動土儀式,善心人士捐贈的甘蔗園裡沒有來賓,僅兩位委員見證。
圖:1967 年 12 月 15 日完工入厝,是功德會蓋的第一間慈濟屋。
第二件事不能忘的事,是 1969 年冬令發放緣起。當時在台電服務的蔡秀梅,是我們編號第 11 號的資深委員,她聽說 上人蓋的被子破舊又單薄,悄悄買了 12 件毯子,準備送給 上人。
上人在克難環境下創立慈濟,堅決自立更生,不接受供養,不過,想到照顧戶有需要,所以還是收下毯子,也促成日後的第一次冬令發放。
當時冬令發放,有 40 多戶貧戶、200 多人,慈濟給錢、送棉被,還為他們辦素宴,讓大家來領物資的時候,也能飽餐一頓。當時人人歡喜,他們也說,有生之年忘不了慈濟對他們的恩澤。
圖:1969 年 2 月 9 日,慈濟功德會首次於普明寺冬令發放,照顧戶領取物資合影。
第三件事是 1969 年中秋節當天,「艾爾西」颱風過境台東卑南鄉大南村,發生空前大火,全村 148 棟房屋毀損、47 人死亡,當時 上人帶著慈濟委員,展開第一次大型賑災,除了募集來的衣物,在經費拮据的情況下,還購買 148 件當時台灣最高級的台麗毛毯,每戶一件。
當時住在大南村的沈先生,家裡被燒得一無所有,一家四口全靠這條毯子保暖,這件厚實的毛毯,經過數十年洗滌再洗滌,已變成薄薄的一件毯子。慈濟 30 週年,沈先生專程送回靜思堂,親自見證這段歷史,表達無限感恩。善的回流穿越毛毯,毛毯也記憶了當年的溫度,記憶了 1969 年慈濟第一次急難救助的思慮過程和決策心路。
圖:慈濟月刊刊登首次大型急難賑災消息。
圖:大南村民沈為信,一家七口靠這件毛毯度寒冬,心存感恩,妥善保存近 30 年。
上人一分誠正無私的清淨愛,在克難時期立志不偏離,這一分愛、這分情,一路走來,綿延 50 多年。
在證嚴上人的悲願感召,1985 年海外第一個據點,美國分會正式成立。1991 年 4 月「哥奇」颶風襲擊孟加拉,引發洪水氾濫,造成約 14 萬人往生。慈濟美國分會當時發起美金「一人一元」的勸募活動,並將消息通報台灣本會。
上人欣慰美國分會能自動自發展現人性之愛,而且呼籲大家,「在福中要知福再造福,每人節省一個麵包錢」,來響應這個活動。一個月募得 15 萬 7000 多美元,轉交美國紅十字會,協助孟加拉災後重建,慈濟的慈善志業因而推向國際,拉開國際救援的序幕,慈濟種子漸漸散播到全球各角落。
德俱法師感慨地說,「在美國因宗教、種族、跟國別的不同,早期移民到美國的慈濟人,要推展慈濟相當不容易,他們在美國 30 幾年來堅定道心,無論遇到任何困難,就是靠著這分對慈濟精神信念的力量,一一累積成就,美國慈濟人的足跡已經遍及北美洲、中南美洲以及非洲等地,而且美國慈濟已經獲得聯合國組織的認同。」
《無量義經》德行品第一:「布善種子,遍功德田,普令一切,發菩提萌。」
慈濟走過半世紀,至今在 57 個國家、地區,都有慈濟人在撒播善種子,今年,海外慈濟人在週年慶時間回來,證嚴上人聽了志業成果會報後非常欣慰。
上人曾開示:「慈濟走過了 53 年,布種人總是有心不困難,移民到其他國家,那一分的精神、法脈總忘不了,他們有形的物資、行李可以不帶,但是不能不帶慈濟的精神理念;那一分弘願的心,所以他們不管到哪一個國家,見人說慈濟,就地布善種子,慈濟就是這樣來的。
慈濟人在國外都很認真,雖然離師父那麼遙遠,可是只要有心,這一念心時時靠在一起,這就是法脈;就地開啟了菩薩宗門,在人間路不斷的鋪,要鋪得讓後面的人更好走。
我這輩子沒有遺憾了,有這麼多弟子在不同國家,而且離我這麼遙遠,大家一念心,心心念念法脈宗門,分寸不差,很感動!」
離師千里,可是心相繫,為了傳法遠離他鄉,又讓法在他鄉而綿延,讓大愛長情廣披於寰宇。
(德俱師父 志工早會開示)
20190511
聽打:魏玉縣
整理:慈泠
- 喜歡3
- 難過0
- 懂了5
- 感動195
- 感恩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