勤修戒定慧 入群六度行
證嚴上人闡述法華經,期盼人人薰法香,能在通曉字義後,進而身體力行。而要真正做到內修外行,必須定心,不要戀棧名利,也不要緊抓無明煩惱不放,處事心定,方能立願共行。
八旬慈濟志工,李招,四年多來晨起薰法香,刻入心版,聞思修。
慈濟志工 張玉秋:「她不認識字,還有她身體脊椎也都側彎很嚴重,所以我們每天來薰法時,遇到上人在講經文,她有不識字的地方就會問我,她不會因為不識字就不來,我都看不懂,她不會。」
慈濟志工 李招:「聽法如果入心,就是在修行,我們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當中,舉止動作,無論做任何事情,都是在修行。」
證嚴上人開示:「聞,我們就要用心聞,不是說有啦有啦,師父,您的聲音我有聽到。不是只有聽到而已,還要去了解,思考了,都清楚明白了,知了識了,接下來既知又識,就開始要修行,所以叫作聞思修。我聽懂、我了解、我做得到,我就是要身體力行。」
兒子幼時車禍,李招救子心切,曾經四處求神問卜,轉念做環保,有囝陪伴同行。
慈濟志工 李招:「有心沒靈魂,那時都會問醫師問神明,四處求神問卜,後來進來做慈濟時,就是上人都會教導我們因果,我們前世可能有做錯事,我們現在就努力做(對的事)。」
證嚴上人開示:「煩惱,那就是入在心中,放不下的、過去的事情、還未到的事情、放不下的事情、無中生有的事情,這全都叫作煩惱,若是工作上我負責這麼多的擔憂,所以常常說擔憂與煩惱不同,我們要學的,要得到定,(煩惱)無中生有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人我是非,就是無中生有的,我們若是能夠聽來,就不是煩惱,該處理的處理好,放下了,我們的定心還是自在。」
宜蘭大同鄉,環保志工依基洛亞告(李文達),昔日曾任議員與鄉長,年過八旬,名利如浮雲,夫妻勤做環保,輕安自在。
太太 李古阿柳:「他十九歲去當議員,從那個時候就開始,開始起起伏伏。」
環保志工 依基洛亞告:「並不是我當官以後,我就高高在上等等這些問題,沒有,從來沒有想過,我要大發財啦,或者是大賺錢啦,沒有。到現在目前為止,等於就是我一生中生活,也算是從開始回來,空空的,去也空空,來也空空。」
證嚴上人開示:「貪婪過去的富貴名利,時遷日過了,還是一直棧戀在那個名利地位,就會很煩惱,離開了那名利地位,就會感覺很失志,或是還要把握著那個權不肯放,這叫作煩惱。人間的煩惱離不開貪瞋癡,這就是有形、無形煩惱,煩惱若多,定心就定不住。所以守戒的好處,就是要修定,讓我們的心能定得下來,能誓願生生世世,這就是定心,不會碰到事情就起退道心。」
20190308
◎ 本日上人晨語開示 ☛ 精華版
◎ 證嚴上人晨語開示 ☛ 精華版
請加入 LINE@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!
→ https://goo.gl/pXioDF
- 喜歡5
- 難過1
- 懂了21
- 感動123
- 感恩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