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一個傳奇的故事!女嬰一出生就沒有雙手,胸腔也嚴重變形,臍帶還沒掉就被遺棄在市場,送醫救治期間,醫師看她身體嚴重缺陷,想將她做成醫學標本。《六龜育幼院》創辦人楊煦牧師夫婦於心不忍,收養了她並取名「楊恩典」。

一個天生沒有雙手的人,為什麼還可以叫「恩典」?楊煦牧師回答:「這孩子天生沒雙手,大家都會體諒她的不方便,自然想幫她做些事,這些都是白白得來的恩典啊!」

楊煦牧師夫婦,非常寵愛這個領養來的小女兒,對她的教育是,自己能做的,都要自己做。楊恩典回憶,小時候為了學走路,肩膀貼著牆,像個跳芭蕾舞的女孩,腳掂著用旋轉方式走路,因為上半身重心不穩,一跌倒不是膝蓋受傷,就是臉受傷,傷口永遠好不了。「從小媽媽更告訴我,一定要學會照顧自己,所以從刷牙、洗臉、梳頭髮、穿衣服、打鞋帶。」

「雖然沒有手,但妳還有腳,一樣可以做很多事。」這句是經國先生當年勉勵她的話。當時,經國先生的一抱,讓楊恩典登上報紙版面,變成臺灣最有名的小孩。國小畢業時,經國先生百忙中,仍不忘寫信鼓勵她,要持續唸書求學,楊恩典努力學會書法後,也用毛筆回了信。

國中畢業時,楊牧師曾問:「有沒有想過以後要做什麼?」從小喜歡畫畫的楊恩典回答:「我想當個藝術家!」剛開始嘗試用左腳學畫,咬緊牙關努力練習再練習,只為了早日完成當藝術家的夢想。

楊恩典回想,第一次開畫展,有個陌生人買走她全部的畫,過了好多年才知道,那個人就是爸爸(楊煦牧師)。為什麼要買女兒的畫?爸爸回說,這是我第一場畫展,需要鼓勵和肯定,所以向別人借了錢,把畫全買了下來,這件事,楊恩典一直感動到現在。




楊恩典的故事,在臺灣無人不知,她更是「先天不足、後天努力」,最成功的見證者,不管是監獄、機關學校、公司行號都去演講過。「有次監獄分享後,一位受刑人告訴典獄長,他想買我在現場做的一幅畫,他的理由是,因為楊恩典沒有雙手的人,都能為社會付出,我好手好腳,更應該做這樣的事情。」楊恩典用自己的生命故事,鼓勵人,感動人,讓許多人認識人生真諦。

隨著年紀漸長,楊恩典開始期待婚姻與家庭,她的愛情故事是怎麼展開的?「有一天,接到一通未接來電,我回撥,對方卻說沒有打給我,我們為了要弄清楚對方是誰,這通電話講了五個小時,從天黑講到天亮,這個人就是我的先生陳信義。」因緣雖不可思議,但論及婚嫁的路,卻走的坎坷。

「我先生的家庭非常傳統保守,公公跟婆婆一開始看到我沒有雙手,兩個人都傻眼,極力反對我們結婚。我先生當時努力說服父母,讓我先在他們家住幾天,希望可以多認識我。」

有一次 ,楊恩典用完餐,盤子也洗乾淨,再用肩頸夾著,從三樓往一樓移動,這一趟足足花了兩個多小時,全身都溼透了。「婆婆當時看了很感動,終於願意接納我成為媳婦,也跟我公公說,年輕人在爭取他們要的幸福,我們應該鼓勵他們、成全他們。」

楊恩典的生命,雖然跟一般人不一樣,上天卻沒有遺棄她,也讓她在「愛」的環境裡成長;經過多年努力,現在不僅是國際知名的口足畫家,也是十大傑出青年,更是兩個孩子的母親。楊恩典一步步跨越逆境,奮力讓生命發光的故事,感動無數人,也是子女的最好榜樣。

 

●本文摘自【殷瑗小聚】看不見的雙手 - 楊恩典
●更多精采好文,歡迎點入閱讀【名家講堂】 


 請加入 LINE@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!
 https://goo.gl/pXio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