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機博士劉炯朗教授,在資訊、電腦的科技界享譽盛名,卻對不同領域的事物永遠充滿好奇心。
不懂的事情都去學,愈學愈懂。劉炯朗也以實際例子說明學習新事物的樂趣,「我曾請一位老師教我說臺語,他要我學講一句,聽完就說我沒希望了!」自知口語學習能力弱的劉教授並沒有退縮,反而去探索那些發音的原意。例如,『摃龜』是什麼意思?是『掛零』的意思!這字是從英文SKUNK而來,日語發音『死摃龜』,到臺灣後慢慢演變成『摃龜』。」

「學科技出身的我,常常在數字中打滾,很喜歡講一些和數字有關、卻是我不懂的。例如,我常應邀在婚禮演講,我會祝福新人:3399(長長久久)、5201314(我愛你一生一世),也說5740656959,這串數字用臺語講意思就是:我一世人若有你就有夠。」

「我們很容易依照自己的慣性思維判斷事情;有些偏見講講可能無傷大雅,有些偏見就可能引發衝突,例如種族偏見。所以,講話,尤其是講笑話時,不要挑起有關種族偏見或有特殊面向的話題,以免產生誤會、造成傷害。但是,有一種偏見可以說,就是『男人怕老婆!』」

劉教授講了一個故事:「人們死了以後到天上去,守門人要這些往生男性排成兩排,怕老婆的站一排、不怕老婆的站另一排,結果只有一個人站在不怕老婆那一排。守門人很好奇的問:『先生你不怕老婆呵!』那人回答:『我老婆曾告誡我,人多的地方不要去!』」
你知道維他命C的重要性嗎?「哥倫布、麥哲倫橫跨大西洋發現新大陸,我們鄭和也七次下西洋。為何鄭和浩浩蕩蕩的大船隊最遠到達非洲,長途航行回來時,人員並沒有什麼損傷;而哥倫布和麥哲倫一趟探險回來,只剩寥寥無幾的船員?」

「鄭和顯然比較聰明,船隊是沿著陸地、島嶼邊的海洋前進,中途可以不斷靠岸,補充新鮮蔬果,甚至,鄭和根本就在船上種菜,多麼聰明!所以他的船隊沒有缺乏維他命C的問題!而橫跨大西洋的哥倫布沒有蔬果可吃,船員們都因缺乏維他命C而得了壞死病。」

「知名作曲家方文山之前是做什麼的?他是職校畢業,在花蓮做過水電工,現在已是一位著名的詩人、歌詞作者。他寫的詩是『素顏韻腳詩』,不用華麗詞藻,但很重視押韻。語文教育最好是趁年紀愈小的時候多背誦,從小多背詩詞和古文,終身受用無窮。」

趣味是一點一點發掘出來的。年過八十的劉教授,是道地的科技人,卻對跨領域的議題充滿興趣,常保一顆好奇的心,是他努力不懈的秘訣。「當你對一件事好奇時,你就會去找答案。在探索過程中,愈深入就愈好奇!」

●本文摘自【靜思書軒‧心靈講座】

科學醫學與人文的交會(上) 科學醫學與人文的交會(下)
●更多精采好文,歡迎點入閱讀【名家講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