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不知道的清明節
清明,是華人四大節日之一,在國曆的 4 月 4 日到 6 日之間,最早只是農曆 24 節氣之一,遠不如寒食節重要。
寒食節,是清明節的前一天,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,晉文公為了悼念忠臣孝子「介之推」,禁止在這天生火煮飯,只能吃冷食。
不過根據考證,這其實只是後人穿鑿附會。古時,因應季節的不同,需要用不同的樹木生火,寒食的起源,應該是這個時期要更換薪火,不便煮食所致。
清明前後,還有農曆三月初三的上巳節。此時天氣轉暖,人們外出春祭,除去不祥,至今在日本、琉球、朝鮮半島,仍保有上巳節踏青、吃花煎、喝花茶的習俗。
由於日期相近,宋朝以後,上巳節、寒食節合而為一,祭祖、冷食等習俗,移到清明一同進行,清明也就從一個單純的農業節氣,提升為重要的傳統節日。
大家耳熟能詳的詩句:「清明時節雨紛紛,路上行人欲斷魂。」出自杜牧的《清明》,描述的是長江流域陰雨綿綿的景象。
在台灣,反而是溫暖宜人、多晴少雨的天氣型態。由於鋒面雲系減弱,此時正是台灣春雨期的尾聲,也是中南部的旱季。
清明時期全台中午的高溫,在 25 到 28 度之間,清晨低溫也回升到 18 度以上,可說是再舒適不過的天氣,所以清明被稱為真正春天的開始。
過去農民會以此時的風向,預測未來的天氣,清明這天,如果吹南風,表示南方的暖濕空氣已經開始發展,所以今年比較不會有旱象,可以大豐收。
過清明節,可不能少了傳香兩千多年的美食「潤餅」,麵皮包裹春季蔬菜,說來簡單,但要做得好吃,裡頭可大有學問。
《蔬食潤餅捲》
材料:高麗菜、芹菜、紅蘿蔔、荷蘭豆、豆芽菜、香菜、素肉、豆干、素酥、蘿蔔乾、花生粉、潤餅皮、甜麵醬、油、糖、鹽、咖哩粉
作法:
1. 將高麗菜、紅蘿蔔、豆干切絲;芹菜切段,香菜切末。
2. 芹菜與豆干下油鍋拌炒,加少許鹽。
3. 拌炒高麗菜,可加點咖哩粉。
4. 水煮荷蘭豆、豆芽菜。
4. 準備兩張潤餅皮,塗上甜麵醬。
5. 將各式餡料放入,包裹起來就完成了。
清明節慎終追遠,體現華人重視的孝道精神,但世代輪轉,傳統民俗也須與時俱進,掃墓祭祖不燒紙錢,珍惜天地這一片清明。
延伸內容↓↓↓
【節氣樂活家】清明(上)
【節氣樂活家】清明(下)
- 喜歡3
- 難過0
- 懂了2
- 感動2
- 感恩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