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間做事,彼此各有習氣、有不同的想法,一定會產生摩擦,所以需要誠懇互動與溝通;不要聽了一言半語就卡在心裏過不去,讓自己的心受傷,甚至傳話給人,讓別人也受傷,菩薩道上停步了,道心也萎縮了,實在很可惜!

證嚴上人叮嚀慈濟人,心能合、氣能和,法親之間互愛,相互扶持、共同精進,就有力量在人間「耕心田,造福緣」。

修行要修得心量寬大,遇到境界要堪忍,如果不能忍一時之氣,要放棄行善的因緣,苦難眾生失去改善人生的希望,人間菩薩也不能做到「和敬無諍共福緣」,徒然讓自己的心在人我是非中煎熬。

若在心裏堆積煩惱過日子,養成了凡夫習氣,直到人生最後就隨著煩惱業力往生;若是累積在八識田中的煩惱多、無明多、善根少,再睜開眼睛時,就可能生在資源匱乏的貧苦惡地。

上人叮嚀,不要人云亦云,把無明的言語愈傳愈廣,中斷了愈多人的道心與慧命;要好好地培養菩薩種子,把握善因緣,法親之間多勉勵、共精進,將煩惱無明的雜草連根拔除,才能讓菩提苗芽健康成長。

慈濟已經五十多年了,若問人是否知道慈濟?還是有很多人不知,更不清楚慈濟做了什麼?只是謠傳說慈濟很有錢,見樹不知根。若說「慈濟有錢」,更要知道慈濟在五十多年前起步時,只有三十位家庭主婦日存五毛錢當慈善基金,但是不曾遺漏一個個案,只要有人提報,一定會去訪視、去幫助。

數十年走過來,這分精神不變,也成立了四大志業、八大法印造福人間;慈濟人從臺灣擴及海外,人道援助的腳步踏履全球五大洲,各國慈濟人就地建立會所、靜思堂,傳承法脈宗門精神,就地培育人間菩薩。

上人對慈濟人說,大家在居住地所做的一切,都是出自誠心在付出,若精神根源沒有歸向法源,樹的根不扎實,志工的精神找不到明確的歸向,大樹愈長愈高、愈茂密,愈容易稍遇大風就傾倒;或是像在菜園中長滿了雜草,如果雜草不除,很快就會蓋住整個菜圃,找不到原本應該培養的菜種、菜苗。

「任何一個國家的慈濟人要做什麼事,先回報本會宗教處;什麼時候有大的活動,或有什麼志業建設,慈濟人都要培養好習慣,第一要準、第二要快。所謂的準,就是法脈精神要掌握得準;快,就是宗門系統要有人負責,慈善、醫療、教育、人文,各有功能,一門一道,都能通暢無阻,都歸向同一個總綱。」

上人說,大家很熱心,若缺乏秩序而各做各的,不只力量分散,「綁粽」的繩子也很容易打結,無明、是非言語不斷地擴散,讓人心打結了,菩薩道路也就難以鋪展。

「要學習師父的『普天三無』,普天下沒有我不愛、不信任、不原諒的人;要達到這個境界,必須去除無明雜念,要學會善解,不傳是非。人人合心才能接引人間菩薩,有人力就有好因緣,有因緣就要好好把握,四大志業都能成就。」

摘自→慈濟月刊‧衲履足跡 201906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