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容
要活就要動,屏東志工陳光蓮以她家師兄湯爸、湯少藩從容一生,做到最後的故事,鼓勵年長的師兄姊要出來活動,分享經驗給年輕人聽。
陳光蓮回想 32 年前她什麼都不懂,就領著簿子,跟著師姊做訪視、香積、助念,「師姊一直帶我們,到了前幾年,年紀也滿大了,八十幾,很久沒出來,因為腰啊腳啊膝蓋都不舒服。」
有一天,資深志工來到屏東分會,沒穿制服,用完餐去洗碗筷,一位年輕志工就說:「歐巴桑,妳不可以在這個地方洗,這裡是師父專用的,要洗要到外面去。」
這真的有點「不識之無」,但也不能怪她,因為她真的不認識老人家啊,但是資深師姊當場聽了當然覺得不舒服,「現在年輕人,就是很不懂事。」陳光蓮趕快圓場:「不是年輕人不懂事,是妳已經很久沒出來了,而且穿便服,人家也不認識妳。上人講的,就是年紀大了也要常到分會來,說法給年輕人聽。」
陳光蓮講起湯爸 2016 年底往生,他行動說法到最後一刻:
湯爸是屏東人文真善美窗口,病到最後住進大林慈院時,還提著 iPad 把電腦放在肚子上,一直打資料,他始終做到老學到老,要走的那幾天說:「點滴拿掉,不要了,沒有用啦,我要趕快回花蓮,我見到上人就可以離開了。」醫生跟他講:「伯伯,你因緣還沒到,不要急啦,時間到了就會帶你去。」湯爸這才說:「好,感恩,謝謝。」
陳光蓮那時陪在他身邊,「妳坐在這裡做什麼?」「陪你念佛。」「不用啦,我什麼時候走,我也不知道。」「你要走就走啊。」當時陳光蓮不曉得他講的「要走」就是離開。
「妳念妳的,我念我的。」就在那天半夜,他把人叫起來,當時講話已經不清楚,太太陳光蓮拿紙給他,寫下「大、體、花」三個字,意思是要回花蓮捐大體。回到花蓮後,第二天,湯爸往生了。
談著湯爸,陳光蓮就好像談一位老朋友,他 85 歲發現罹患胃癌,但從沒跟陳光蓮說是胃癌,照樣做慈濟,社區沒少過他的身影。90 歲,癌細胞轉移到肝、腎,問他,都說一點都不痛,每天照樣忙。2016 年 11 月病重時,他坐輪椅到屏東分會面見上人,跟師父懺悔:「我今世沒修好,一定還要乘願再來做個小菩薩,做一個無漏的小菩薩。」雖然不捨,但上人說:「你會的,祝福你。」
湯少藩 75 歲受證,證嚴上人說他可以做到 95,「可是他沒做到,他說這一點對上人很抱歉,對不起!沒做到 95 歲就走了。」光蓮師姊很平靜的分享,卻字字敲入聆聽者的心,「我一點都沒有他已經離開我們的感覺。」
1977 年賽洛瑪颱風過後,因為慈濟賑災的因緣,在圓通寺就地成立慈濟屏東分會,1991 年才遷建到目前長治的會址,「過去屏東分會的那塊地怎麼蓋起來的,我們都參加有份啊,所以分享給他們,人家就會了解這位師姊很資深。」陳光蓮勸進資深的菩薩們,不要因年齡和身體病痛而障礙了行動,「上人講,我們的道場就是環保場,還可以做就儘量來做,也是一種修行。」
這是為什麼證嚴法師一直在講壽量寶藏,正是鼓勵資深志工忘記年齡,將 50 歲寄放在師父處,自覺年輕,就會做得起勁,做得歡喜。
20190303
撰文、記錄:魏玉縣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
請加入 LINE@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!
→ https://goo.gl/pXioDF
- 喜歡11
- 難過2
- 懂了33
- 感動351
- 感恩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