證嚴上人曾分享一個故事:「有次去醫院探望生病的弟子,見到醫生和護士在吵架,把氣出在病人身上, 親眼看到這一幕好心疼,下定決心要蓋醫學院,而且要培養良醫,把病苦的人視為親人,不只醫病還要醫心,培養出有使命感的醫師。」

當時籌建《花蓮慈濟醫院》時,招募醫療人員非常困難,何況要找良醫?又因為常有原住民少女被賣到西部大都市的消息,這樣的時空背景, 上人覺得花蓮需要一個能讓女孩子就學、就業的機會,同時也能解決慈濟醫院人手不足的問題,種種因緣下成立了《慈濟護專》,五年後  (1994年)  又創辦《慈濟醫學院》。

慈濟的學校,教的是良能、生活智慧,而「品格」才是他們一輩子帶得走的能力。孩子的慧命操在老師手中,上人不只一次期待老師,能承擔天下的「希望工程師」重任,為孩子的心靈建造出一道防火牆。

教育是脫貧的希望!慈濟也設立《新芽獎學金》,緣起來自慈善。

「早期我們關懷照顧戶時,發現很多家庭因為貧窮,孩子需要外出賺取生活費,所以對讀書非常消極、沒有求學動力;他們到了國、高中,就會從事勞動工作,萬一不小心受傷,沒有辦法工作,就再度成為慈濟照顧戶。」

所以 2007 年開始,慈濟為了提高弱勢孩子就學意願,也帶動家長重視孩子的學業,希望透過《新芽獎學金》鼓勵弱勢孩子,培養正向樂觀、努力不懈的態度,未來可以翻轉人生。

慈濟的學校可以培養孩子的品格,其他學校學生怎麼辦?「我們有慈青社, 上人鼓勵年輕人一起來為社會付出。年輕人接受到高等教育,也應該多關懷社會。」

證嚴上人給慈青三個期許:「第一,利用課餘時間做慈濟;第二,要培養悲天憫人的胸懷;第三,與各式各樣的人相處。」所以,要在他們年輕的時候,培養做善事和助人的習性。

慈濟提供了一個愛和善的環境給就學的孩子,一旦他們進入社會,有沒有辦法繼續保持清淨的本性?還是會被社會影響,被濁流沖走了呢?

「在社會中,需要學會『自我教育』。遇到人事是非,要有方法把惡事拒絕在外,不要讓它汙染內心;聽到不好的聲音,用善解的方式轉化掉。我們的心本來就像水一樣清淨,如果不動它,就不會起波浪。」

這也是佛法重要的地方,教會我們如何回歸清淨的本性。

註:
●「慈濟護專」是證嚴上人在 1989 年創立的第一所學校,現在已經成為東台灣技職教育的指標性學府。
●「 1999 年《慈濟護專》改制為《慈濟技術學院》, 2015 年改名為《慈濟科技大學》;《慈濟醫學院》也在 2000 年,改制為《慈濟大學》。這些學生畢業了,都是社會的成就,自然能編織起繁榮的社會。」

20190107

記錄:魏玉縣

整理:慈泠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


請加入 LINE@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!
 https://goo.gl/pXio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