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志工早會上,來自屏東的俞瑞香拿起麥克風就說:「我現在身體健康才有辦法當醫療志工,所以分享是最大的福報。」

有位爸爸七十幾歲,由女兒送來慈濟醫院急診,隱約聽女兒在抱怨,意思是說姊妹那麼多,都只她一個人在顧,但老爸對她還是嫌東嫌西,抱怨很多,於是俞瑞香走過去看看這對父女。

「我沒有好命,16 歲就沒爸爸,下面還有五個兄弟姊妹,要幫媽媽養弟妹,所以我沒讀書,小時候就做童工,17 歲做土木工,等到我成家的時候,媽媽身體也不好,也都是我顧,小弟他們都說自己家也要顧,很多理由。你看我這一生真的沒好命,也沒得到媽媽一句讚賞的話。」都陳年往事,俞瑞香問他媽媽呢?已經過世 20 年,顧她顧到九十幾。

一旁,另一位志工師兄勸他:「這都是正常的,有功無賞打破要賠。住遠一點的久久回來一次,媽媽都很高興,回來說一句話,你要怎樣顧怎樣顧,顧的人做到流汗,被人家嫌到吐口水。」

真的,想想很多情形不都這樣嗎?要說很容易,要做沒那麼簡單!

「媽媽九十幾走了,你會不會遺憾?」師兄問他,他說不會,因為左鄰右舍都說他很孝順,「現在你不也是女兒在顧嗎?」「是呀!」「回想當初,你媽媽是不是少跟你說一句辛苦了?」爸爸想了想,「是。」「那你現在有没有欠你女兒一句話?」

爸爸終於聽懂了,想通了,「對!」

這句話,没講出口,但爸爸眼淚掉了下來,女兒這時候開口了:「其實爸爸也很辛苦。」

「照顧者要存著報恩的心,受顧者要有感恩的心。」這是俞瑞香最大的體悟。

真的,越是在身邊的、越是親密的人越容易被我們忽略,這天主持志工早會的廖秀雯師姊提醒大家:「今天回到家,不要忘了跟身邊的每個人說,感恩!」

一席志工早會聽下來,廖秀雯收穫很多,「難怪上人說,志工早會是心靈加油站,因為我發覺大家都學到好多法寶,法喜充滿。」

20181021
撰文:張麗雲
記錄:林秀貞
美術:沈序興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


請加入 LINE@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!
 https://goo.gl/pXio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