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鏡轉境
很多人很喜歡回花蓮精舍,環境清幽,難怪住桃園的張旻琪每次到花蓮慈濟醫院當志工都抱著度假的心情。
這次她用餐完負責拖地,碰到一位精舍師父:「做醫院志工很幸福!」「我都用度假的心情來這裡。」「醫院志工是上人很重視的喔!」張旻琪心想,剛才回的那句話不對,起了慚愧心,「其實我非常珍惜這塊福田。」
在心臟科病房,她聽到吵架聲,很大聲,趕快進去看,原來阿嬤在罵她的菲傭,「那個菲傭已經服務她兩年多了,她們兩個溝通方式很奇怪,講國語又講日本話。」
原來看護工曾去過日本好幾年,在日本結婚還生了孩子,後來離婚,就把孩子帶回去菲律賓。
阿嬤一直罵她,還趕她回去,阿嬤幹嘛這麼生氣?因為她想回家洗澡。旻琪問她:「妳人還坐在輪椅上,為什麼想回去洗澡?」「我就想回去嘛!」「妳有問醫生嗎?」「醫生說好。」「真的嗎?妳自己都不能走了,還要回去,還要把阿妹趕回去。」「她都不聽話啊,她領我的錢。」「阿嬤,妳心再好,嘴巴不好也不算好人。」阿嬤這才惦惦不說了。
旻琪追著又說:「妳看,妳今天想要洗澡,妳要很感恩阿妹帶妳洗澡,如果今天沒有她,妳女兒有多孝順,請問她在哪?妳的三個孩子又在哪?」
聽說阿嬤的女兒前天來過,提起她三個兄弟都不成材。阿嬤很會理財,有店面租人家,當初在蓋醫院的時候,阿嬤說她也有捐錢,「還好妳有捐,就是種到好因,今天才有這個好緣,有這麼好的醫院幫妳服務,救妳兒子也救妳。現在妳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吵,妳在這邊洗澡,好好跟妳菲傭相處,把她當自己的女兒。」「我才不要,她有時會打我。」「人啊,我們人的相對方式好像在照鏡子,妳今天對她笑,她就對妳笑,妳罵她,她就罵妳。從現在開始,妳要每天稱讚她、對她笑、感恩她。我們師父說,妳如果不會唸佛,感恩也是一種好語,口說好話也是在唸經。」
阿嬤真愛管人,現在自己病了,還想到家裡有一個有糖尿病併發症的孩子,也曾住在慈院一個多月,她還想回去看媳婦在不在,說她愛亂跑,「阿嬤妳自己身體先管好,妳現在不是靠家裡四個孩子,是靠鈔票上面那四個孩子,所以要好好用妳的錢,用出它的效果,錢用在好的地方是好的,用到壞的地方是在作惡。」阿嬤終於妥協了,去洗澡了。
「精舍是個家,大家一起回家,一起承擔如來家業!」德勘師父提醒大家到醫院當志工,要把平常吸收的法,透過善巧方便去應用,像張旻琪一樣,最後轉了阿嬤的心境。
20180802
撰文:邱蘭嵐
記錄:吳碧華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
- 喜歡10
- 難過1
- 懂了44
- 感動220
- 感恩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