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痛是很「尋常」的「病」,因為太常發生了,很多人也都有過,說它是病也可能不是,要怎麼對付它?又該怎麼治呢?

一位五十多歲的伯伯長年累月頭痛,特別是早上剛起來,痛到讓他覺得睡醒好像是一種殘酷的虐待。

因為他也有高血壓,所以長期看心臟科和神經內科門診、吃藥追蹤,不過心臟科林茂仁醫師曾建議,不妨到耳鼻喉科做個檢查。

有一次,伯伯感冒了,流鼻涕、咳嗽,於是掛了耳鼻喉科孫傳鴻醫師的門診,「一開始我也只當是感冒,在換季的時候經常會出現,但深入去問,發現他頭痛的位置,似乎跟鼻腔裡鼻竇的分布非常類似。」

鼻腔總共有四對鼻竇,分別在額頭、眉棱骨上面,以及臉頰兩側,還有兩對在鼻子比較深處的位置。

「伯伯頭痛的地方都在眉棱骨附近,經常眼睛痠,會流眼油,他都覺得是自己火氣大睡不好。」但孫醫師一聽,很接近鼻竇的位置,心中就暗想,糟糕了,這可能是鼻竇炎的問題。

病人說,這毛病已經很久了,不是因為感冒,過去一直在看神經內科。孫傳鴻當下決定,先治感冒,再看看是不是隱藏了一些看不到的問題。

當病人感冒症狀比較緩解了,孫醫師進一步幫他做鼻竇內視鏡,以及電腦斷層檢查,「哇,一直頭痛的位置,鼻竇裡都是膿,還長滿了黴菌。」

台灣潮濕又高溫,是黴菌孳生的溫床,黴菌孢子飄散在空氣中,很可能因為一次感冒,免疫力比較差的時候附著在鼻腔黏膜上,就此落地生根,所以每個人都可能產生這個問題。

找到頭痛的真正原因了,於是孫傳鴻醫師為病人進行簡單的鼻竇清創手術,用生理食鹽水沖洗乾淨,也教病人在家如何清洗。「很神奇的,手術後,不管是頭痛,連高血壓都不藥而癒,血壓藥頭痛藥都不需要吃了。」

孫醫師非常感恩這位病人讓她學到很多,以後看病問診要更仔細,「這是非常好的跨團隊合作,以人為本,尊重生命,希望未來看病的時候都能處處留意,解決患者真正的問題。」

黃帝內經寫著:「上醫醫未病,中醫醫欲病,下醫醫已病。」最好的醫生是看「人」而不只看到他身上的病,在還沒有變成大病或產生併發症前,就能防患未然。


20180621
撰文:福意
記錄:曾美雪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