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林慈濟醫院有個社區健康照護室,是做什麼呢?幫病人出院前後做準備、提供服務,比如申請居服員和居家復健等。

在大林最常看到老人照顧老人,不然就是老人家在照顧生病的兒女。社區健康照護室護理長溫欣菁分享一個有洋蔥的故事:

一個快八十歲的阿公,照顧五十幾歲脊椎損傷的兒子,他家經濟不好,所以沒辦法申請看護。阿公體力也不好,照顧起來很吃力,結果兒子生了褥瘡來醫院治療,開刀後的傷口比原來的還大,所以護理師去看他們時,阿公很煩惱,煩惱到自己也感冒了,不舒服。

溫欣菁可以幫什麼忙呢?「為了安慰阿公,就跟他說有什麼資源可以使用,社工也趕快申請看護,聽到可以申請喘息服務,可以申請氣墊床,這樣褥瘡比較不嚴重,出院也可以叫復康巴士,可以申請的都幫他申請了,阿公比較放心。」病患順利出院,溫欣菁還打電話關心他們出院後的情形。

病人出院一個多月後,有一天,阿公從雲林坐公車又換火車,拿了個禮物來,當然,護理長推辭說不能收,結果推來推去,阿公才講,這是他太太在家裡自己曬的菜脯,說不要嫌棄它。

「聽到菜脯是自己曬的,真的不忍心跟他說不要,就收下來。」阿公這才放心坐車回家。

「這份菜脯雖然不值錢,但全家人的心意都在裡面,想起來真的很貼心。我們把菜脯吃光光,雖然經過一段時間,一直牢記著心意,真的很感動。」阿長講著講著,有濃濃的鼻音,聽出來了嗎?菜脯裡面有洋蔥!

「所以有時候我們付出的,不是說一定要有什麼回報,小小的舉動也讓人謹記在心,所以再怎麼做都有價值。」

「吃在嘴裡甜在心裡,這個菜脯雖然吃完了,可是溫馨跟這個甜永遠都不會消失。」德杭師父也領會到那種滋味,「所以有時候不要小看我們對人家的幫助,小小的幫助可能對他是大大的幫忙。八十幾歲的阿公要照顧五十幾歲的孩子,真的很辛苦,可是醫護人員用心,幫他安排了很多社會資源,讓阿公阿嬤曬菜脯時,就想到要拿給菩薩。」

日頭下,想像那傴僂著身子拔蘿蔔,是多麼不容易的手工和人情,一口口的菜脯都摻著汗水和感恩!

20180523
撰文:邱蘭嵐
記錄:曾美雪

 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