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早上起床,忽然發現手腳不能動了,那有多驚嚇多沮喪?

73 歲彭奶奶有天下午發現,一動就喘,也感覺瘦了許多。她到台北慈濟醫院做X光檢查,發現右邊的肋膜充滿了水,醫生就建議她住院。
在此之前她很注意飲食跟健康,身體非常硬朗,平時休閒活動不是爬山就是健走。

住院的第二天,照例安排一系列檢查,不過第三天晚上出現了變化。

彭奶奶入睡前發現,左側肢體好像沒什麼力氣,但不以為意,沒跟老伴也沒跟醫護人員講。

第四天早上要起床時,身體不聽使喚了,她驚惶的馬上告訴醫護人員,值班醫師趕緊安排做電腦斷層。這時候,主治醫師來了,跟她講,前幾天電腦斷層發現,是肺癌。喔,肺癌,奶奶很平靜,沒說什麼,心裡只惦記著身體不能動,怎麼辦?

她覺得肺癌是可以治療的。

第五天,醫師查房時,彭奶奶一樣嚷嚷著:「醫生,我為什麼沒辦法走路?我左邊為什麼沒辦法動?」「昨天妳做了電腦斷層,是小中風。」護理長鍾瑞瑛說,小中風是可以復健治療的,應該沒問題,但彭奶奶沉默了,不發一語。

第六天早晨,大夜班護理師在巡房時,發現奶奶獨自坐在床邊一直哭:「我不想活了,腦子好亂,我根本睡不著,我本來是個能走能站的人,為什麼現在站不起來呢?」護理師知道奶奶發生什麼事了。

確實,嚴重的肺癌眼前沒有直接的「危害」,也看不見,倒是日常生活因為手腳癱了馬上受到影響,立刻衝擊到老人家的情緒,怎麼辦呢?

接下來,主治醫師和相關醫療團隊都來了,社工師先評估這個家庭需要什麼幫助?因為陪她的是老先生,可能沒辦法協助起居,兒子又要去上班,就建議請個看護幫忙。

接著心理師花了一個早上跟奶奶談心,發現奶奶雖然知道她得了肺癌,但更害怕的是失去肢體操控權,沒辦法指揮手腳,這事讓她非常焦慮難過。

神經科醫師、復健師和營養師也先後來了,幫忙奶奶設計一連串的復健治療,提供元氣飲食。

「病人非常在意她不能走這件事,我們在查房做治療時會刻意停下腳步,陪奶奶聊個天,順便陪她做復健。」這是鍾瑞瑛和護理師們能做的:「譬如說床邊復健,我們陪她站個五分鐘,走個五分鐘,鼓勵她。」

兩星期後,彭奶奶在外傭半攙扶下,坐著輪椅上出院了,她微笑著說:「我快好了,我要出院了。」

鍾瑞瑛講這段故事,其實是在思考,日復一日的護理工作,常規性的,是不是流失了愛和同理心呢?

「我們不能改變疾病的事實和過程,但我們願意花時間,引導病人說出她對生病的看法,引導她抒發情緒跟壓力。病人感受到被關心了,被同理了,內心被滿足,對她接下來的病情恢復有很大的正面幫助。」

德(耒曼)師父很同意,「一個人在生病時,心情是很不安定的,尤其這個老奶奶很在意失去了身體的操控權。白衣大士聞聲救苦,滿足她的需要,同理她,給病人最即時的依靠與膚慰。」

20180504
撰文:邱蘭嵐
記錄:曾美雪
美術:程靜美
攝影:陳秀戀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