媽祖不生病
臺中慈濟醫院醫護從 4 年前開始,在院長簡守信帶領下,年年有 100 名醫生、護士,從潭子來到大甲,加入掃街行列。
「農曆 3 月在中台灣或者是南台灣,就是媽祖遶境的日子,今年是我們第四次去大甲鎮瀾宮前掃街。」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在志工早會上分享。
「同仁參加一年比一年踴躍,這一次只開放 2 輛遊覽車,大約將近 100 人,一下子就報名額滿了。那麼早,我以為大家會睡眼惺忪,但每個人都精神抖擻,奇怪,上班有時候沒那麼精神抖擻。能夠參與,我相信他們的感受是很深刻。」
簡院長又補充:「大家想到出巡,以為只有媽祖會做這樣的事情吧?其實西方也一樣,聖母也會出巡,但他們腳底下踩的是花,我們這邊是滿地的鞭炮屑。」
「這個掃鞭炮,因為前一天下雨,掃起來還真的不太好掃,大家很努力才能掃起來。」
「而且今年我看到一個更特別的景象,是什麼?金紙。這個金紙沒有燒,卻把它丟到旁邊的草叢裡面;我不是用掃的,我是用挖的,把掃把反過來拿,才有辦法從草叢裡把它勾出來,然後再掃出來,這樣子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啊?」
我們看不到、但是聽得到的噪音,或者是看不到但對空氣汙染,對我們肺部的健康影響很大的懸浮粒子PM 2.5 ,這個危害到底多大?
「我先給大家一點基本概念,普通講話聲分貝數約 40 到 60 左右、汽車喇叭聲在 100 左右,長時間暴露在超過 80 分貝的環境中,就會導致聽力受損;另外細懸浮微粒PM 2.5 ,在家裡面沒什麼特別狀況時,大概 10 幾左右,廚房炒菜如果油煙多,PM 2.5 數值約 140 左右。」
「媽祖起駕前,偵測到分貝數將近 90 、PM 2.5 是 76 左右;起駕以後,按喇叭的聲音可以到達 90 ;PM 2.5 卻超過 4800 ,這對我們的健康當然不好。」
「雖然經過我們的努力,把街道恢復乾淨,但從醫療角度來看,真的要改變我們這個行為,人家是用花,我們當然不用,那一份沉澱跟虔誠心是最重要的。總不希望媽祖出巡回來以後,要去做低劑量的肺部電腦斷層,因為一路祂吸最多,不好。所以要跟著時代做不同的一個改變,這一次在彰化他們就比較好,鞭炮就少很多。」
證嚴法師感慨,「慈濟人從 1998 年起發動掃街活動, 20 年來用心帶動,已經不燒金紙、銀紙了。但是,媽祖遶境活動還在放鞭炮,造成噪音和空氣汙染,實在是不知道是為什麼!這叫做「人的見解汙染」,但願有一天,人人思想、觀念轉正確。」
大甲媽祖九天八夜遶境,今天傍晚將抵達新港奉天宮。慈濟志工結合大林慈院護理人員、雲嘉南人醫會,設置醫療站, 2 天 7 個時段,提供醫療服務,也為身體不適的信徒奉上清涼的青草茶。
慈濟志工 20 年來,多以個人身分參加掃街與洗碗。今年為邀請民眾響應 111 世界蔬食日活動,將健康蔬食設定為重點宣導,志工以活潑勸素方式加深大家對多食蔬果有益健康印象,同時宣導減少燃放鞭炮、垃圾不落地與少用免洗碗筷的宣導。
20180416
撰文:慈泠
記錄:魏玉縣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
- 喜歡10
- 難過7
- 懂了26
- 感動268
- 感恩6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