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年,可以讓小樹苗變大樹,讓少男少女轉大人,也讓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感慨很深,自然與人都變化好大:

「來大林慈濟醫院十年了,十年前,大林鎮秋冬的時候都起霧,這三年除了霧,還有點霾,空氣品質變化滿大的。」

李思錦說,以前碰到病人,六十幾歲就講:「我年紀很大了,不要治療了。」當時台灣人平均壽命七十幾,他六十幾歲就不想再治療,覺得人生夠了!

現在,很多人七八十歲了還積極接受治療,「這當然是拜醫療進步所賜,民眾才願意改變他的想法。」

但進步實在太快,每天都有新資訊,有時連醫師也追不上!

除了化學治療、標靶治療,還有最新的免疫療法;開刀技術也從以往只能剖腹,到現在多採用腹腔鏡;血液腫瘤科從傳統的放射線治療,進步到電腦刀、螺旋刀、銳速刀、弧形刀、亞瑟刀、真光刀、質子刀,好像科幻電影,五花八門,選擇多了,病人有時也無所適從。

「十年前剛來,跟民眾、跟家屬說什麼,接受程度都非常高。包括病人不是很成功,後來過世了,他們也都很感謝。」現在,信任感不見了,「他們會質疑我們到底做了什麼?有沒有少做什麼?醫療設備是不是不夠?鄉下地方小醫院到底能做什麼?」

以前醫師可能解釋個三遍,現在得解釋十遍、二十遍、三十遍,「我的時間就這麼多,不太可能都花在解釋上面。無形中一個不信任,變成我也不信任家屬,在做決定時會想,等一下會不會有台北來的兒子質問,你在做什麼?」

前陣子來了個八十歲的阿公,肝腎心臟都不好,他自己來,李思錦看看他的資料,跟他說:「我們來做骨髓檢查。」

什麼叫骨髓檢查?怎麼做?抽骨髓抽哪裡?痛不痛?有沒有危險?

「一般民眾聽到抽骨髓,第一個想到的是抽龍骨髓,會覺得抽到半身不遂,就要跟他講,不會抽到脊椎,不會半身不遂。我指著他臀部的地方,告訴他抽的地方在腸骨。」

李醫師一一的、仔細的解釋,還講解步驟:先趴著、再消毒、注射麻醉針,抽的時候稍微會酸酸痛痛等等。

大部份人,尤其老人家第一次聽到大概都會拒絕,尤其沒有家屬陪同下,不過這個重聽的阿伯,不知是聽不清楚還是聽不懂,居然立刻說好,反而讓李思錦愣了一下。

隔天,阿伯來了,由一個四五十歲家屬陪同,原來是他第二任妻子,外籍配偶,他們還有一個十幾歲的小孩,「所以我當下瞭解,為什麼阿公這麼積極,其實都是為了家人。」
檢查報告出來了,因為阿公的病真的太多了,李醫師決定用緩和療法,讓病人生活品質好一點,但不見得能延長多久的生命。

阿伯住院治療期間,突然來了一群五十歲左右的家人,原來是他前妻的小孩,住都市,一來就說要轉院,都給他掛好號了。

李思錦醫師跟家屬解釋病情和治療方式,竟然全部人都同意,不轉院了,而且寫了一封感謝函,他們感謝大林慈濟醫院,照顧老人家的身體,讓生病時有依靠。雖然阿伯最後還是往生了,但家人都十分感謝醫院和醫師在這段時間的治療。

「所以我有一個很大的感想,信任是互相的,如果你信任,會獲得更多。」

證嚴法師嘆息:「八十歲了,還有一個四五十歲的太太,少妻幼子,所以讓他求生欲望更強,不過,還是往生,這都是自然法則。現在的時代,醫師難為,要多包涵。」

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、沒有我不信任的人、沒有我不原諒的人,這就是證嚴上人說的普天三無,自然能人世祥和。

20171109
撰文:福意
記錄:吳碧華

 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