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們希望學校就像遠山一樣,呼喚孩子去上學。」

林子鈞,台大畢業生,遠山呼喚的共同創辦人,在尼泊爾,找到自己人生方向與信仰,六年來,幫助 5 千 5 百多位孩子長期上學,種下一顆顆希望的種子。他說:「讓我們成為孩子們的太陽,用教育照亮世界。」

 2015 年 4 月一場 7.8 大地震,侵襲尼泊爾,造成 7 千多人死亡、 2 萬多人受傷,當時念經濟系二年級的林子鈞說:「很難忘記那一天的場景,曾經待過兩個星期的廓爾喀山城,剛好是震央所在地,當地老師傳照片給我,讓我看看能夠為他們做些什麼?」

他在校園發起「省下一杯飲料錢」的募款活動,並且擴及到全台 44 所大專院校,一個月之內,就募集到當地所需資金,三個月之後,林子鈞組了一個志工隊到尼泊爾,開啟了他「遠山呼喚的教育計劃」。

「照片上的女孩,叫做 Susmita,我看到她時,剛從一個垃圾堆的簡陋帳棚走出來,拿著書包準備上學,地震讓她們家失去一切,爸爸癱瘓、媽媽輕微失智、弟弟年幼,而我眼前的她,沒有放棄自己,堅持重返學校。」災區的一切深深震撼著林子鈞,於是,他將心中所想付諸行動,拜訪教育局、學校,才發現,地震後有 42% 的小孩,無法再回到學校念書。

一開始服務,難以想像遭遇最大的阻力是來自於「家長」, 80% 以上的家長沒受過教育,「我們集結校長老師,挨家挨戶去拜訪,可是,我們發現,他們根本無動於衷。」

對家長來說,校長、老師、外國志工,都是權威人士,跟他們的距離遙遠。後來,「遠山呼喚」找了一群尼泊爾的年輕人才,到偏鄉演講分享,他們的共通點就是小時候非常貧窮,如今,透過教育成功翻轉人生,變成社會上有用的人才,透過一個個實際案例,這些父母終於聽到他們想聽的。

林子鈞發現,「同理是服務的基礎,必須給當地人尊嚴,必須先聽他們說,才能夠做出好的專案,服務不是要求當地人配合我們的想法。」

還有,將毀損的教室改建成圖書館,卻無人使用,「我們開始思考,到底哪裡做錯了?」首先,讓學生、老師一起學會怎麼查字典,大量舉辦比賽,接下來,讓學生透過單字了解一本書,也開始享受閱讀,結果實施一年之後,服務的每所學校,每一個班級,每一年至少有 300 本的閱讀量。這又讓林子鈞學到「服務不是捐物資而已,而是要幫助他們建立一個好的習慣。」

如今,「遠山呼喚」走了六年,當大家問林子鈞,「什麼事情帶你一路走過來?」,他的回答都是「失敗」。「不論失敗還是成功,問問自己心裡面,有沒有前進的動機,有沒有找到前進的本心,本心不變的時候,失敗跟成功,它都會是一種前進。」

那麼,「遠山呼喚」的本心是什麼?「實質的在地化,以離開為目標,因為當我們可以離開的時候,代表當地人,可以主導自己的教育,不必再依賴外來資源。」 2018 年迎來成果,一群尼泊爾大學畢業生,在當地成立NGO組織,林子鈞說:「那個時候是遠山呼喚最大的里程碑。」於是,下一步是什麼? 把尼泊爾模式,複製到更多亞洲國家。「我們希望從人才培育開始做起。」

教育的本質是什麼?當尼泊爾的孩子,學會看世界地圖的時候,他們的眼神發光,很興奮的說「我想去看海。」這群孩子開始期待,「教育」能帶他們走到多遠?走到哪裡?於是,林子鈞發現,教育的本質「是先教會孩子們如何去嚮往,他們會說出不可思議的夢想,會深深感動你。」這,就是教育的力量。

看更多→【人文講堂】為世界種植教育-林子鈞 

繼續收到好文通知,邀您加入
  大愛行LINE社群  

👉 line.me/ti/g2/w99Ve-qmsUJP9qWUnUc3Hg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