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教育志業 1989 年開始,30 年前成立慈濟護專 (現改制慈濟科技大學),25 年前成立慈濟醫學院 (現改名慈濟大學)

濟的校風,從護專開始奠基,尤其重視品格與品德教育,靜思精舍德劭師父在志工早會上分享,師生穿制服的淵源,是上人的一念悲心,要從外在的平等開始,照顧每一個來到學校唸書的孩子的心。老師為什麼也要穿制服?因為老師是典範,以身作則穿上端莊制服,才能夠受到學生尊重與敬愛。

德劭師父進一步強調,慈濟重視「行如風、坐如鐘、立如松、臥如弓」禮儀,行住坐臥間以高度自律,凝聚團體行動的力量。

「行如風」,走路的時候,心在腳上,專心走路,不僅步伐要穩,更要如風之輕,走路怕地會痛,時時有一分疼惜大地之心。

「坐如鐘」,莊嚴坐姿才是菩薩相,讓人看了能起歡喜心、尊重心。坐的時候,不翹腳、不抖腳,坐蒲團的時候,也不跨越蒲團,行進間注意蒲團的整齊。

「站如松」,站的挺、站的直、站的穩,站立時要挺胸直腰。

「臥如弓」,睡態要曲肱而枕,如弓形,右側臥。

常常有人埋怨自己長得不漂亮,沒有人緣,上人曾開示,其實人緣並不在於色身,而是在於氣質。氣質是由修養培養而成的,退一步、讓一步成全別人,就是修養,就是修行。

「修」是修身養性,「行」是端正行為。修行主要是「修心於內而顯於外」,心在內沒人能看見,藉著行於外的整齊,來顯示內在的清淨。

「食的威儀」也是慈濟家風。德劭師父說:「三餐用齋前雙手合掌,這時候就要想想,吃這頓飯,是不是能堪得受人人供養?得到這一碗飯,有沒有一分感恩心,因為這一碗飯來之不易,內心反觀自省,過一天,經一事,有長智慧嗎?有一起精進聞法,慧命是否有成長呢?」

德劭師父還說:「精舍用完餐,碗內的油渣,用開水洗過再喝下,公盤要刮淨後才去清洗。油、醬油瓶,剩下一點點的時候,不能直接丟掉,再加一些水,倒入菜裡一起煮,點滴不浪費。」

早期委員跟隨上人學習慈善工作,「佛七法會」更是各地委員調整身形的日子,整整七天,聆聽上人講經說法,學習佛教儀軌。1988 年慈濟紀念法會上,證嚴上人親自教導穿著行儀。

德劭師父表示:「上人教導弟子如何穿著海青,受了在家菩薩戒,縵衣要怎麼搭,著了海青要怎麼樣坐,縵衣要怎樣穿、怎麼摺。那時候也請委員上台,讓大家選擇比較莊嚴的頭髮,結果大家選了要梳慈濟頭。甚至襪子和繡花鞋要怎麼穿,上人親自一個個教導。慈濟人身著制服,出現在任何一個活動,都呈現優雅莊嚴之美。」

住的部分,上人要求寮房要整齊簡潔,常住師父將曬過的棉被折疊整齊如豆腐,迎接菩薩家人們回家。

證嚴上人在台東佛教蓮社期間,有了生平第一次打佛七的經歷,在繞佛過程當中,看到老菩薩腳步參差不齊,上人心想,如果腳步調齊,更能調心也會很攝心,為日後慈濟繞佛繞法建立標準。

營隊當中,學員繞佛繞法,當法器聲響,人人靜肅莊嚴虔誠禮拜,步伐沉穩起落,顯得非常有道氣,師兄師姊做醫院志工回家的時候,隊伍同樣整齊行進。

德劭師父叮嚀,學習合掌、問訊、頂禮,大家動作合齊,更能展現整體美。合掌的意義就是做人行中道,雜念歸一心。禮佛三拜也是佛門禮儀,是要折服驕慢心,見賢思齊,懺悔業障。

大處失態,小處就開始犯錯,用心在行住坐臥中,守十戒、負責任,日常生活中將「心」照顧好,重視每一個微細處,才不會損傷自我慧命。

(德劭法師 志工早會開示)
 

20190624
記錄:魏玉縣
整理:慈泠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大愛閱讀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