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陀即將入滅時,阿難尊者問佛:「佛在世時就有不守規矩、言行偏差不受教的弟子,佛陀涅槃後,這群人該由誰教導與約束?」佛陀說,若有因緣可以度化之,若仍欠缺度化的因緣,就要「默擯」之,不予理會。

與彰化慈濟人談話時,上人講述這段佛典故事,表示無緣眾生不能度,接引人也要等待因緣;叮嚀大家守持正知正見,或許走入迷途的人覺得過得很快樂,若是無法將之導回覺道,自己要謹慎不要反被拉入迷途。

談及助念,上人表示,往生者已經捨此投彼,應另一段因緣而去,肉身對他們而言已然無用。如果堅持人往生後要在遺體旁邊助念多久,就能讓亡者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那麼豈不是在生之時什麼好事都不用做,只要往生後有人助念就好?請大家用智慧思考。

個人所做個人得,無論做多做少、為善為惡,都會成為業識的種子,收入八識田;讓想好意、說好話、做好事變成習慣,將來也會帶著好的記憶種子而去,來生就有好觀念、好習慣。所以學佛要自我修行、自我要求,而不是仰賴佛菩薩的保佑。「助念是要讓喪家有莊嚴寧靜的氣氛,讓家屬安下心來;慈濟人到會員或法親家助念,是出於一分情誼,給予身心支持。」

上人談到自己的三位長輩離世,雖然都沒有陪伴身旁,但是慈濟人出於法親情誼,都協助俗家圓滿莊嚴的後事,尤其師媽(王沈月桂師姊)是慈濟委員,慈濟法親與她結了深厚的緣,將一切後事做得很圓滿。「往者已矣,後事都由別人操持,只要不殺生,將人情圓滿了,一切就功德圓滿。大家面對生死要解脫迷思,不要執著。」

摘自→慈濟月刊 衲履足跡 2019/01/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