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守」志奉道 「一」生圓滿
「周守一是我們組裡的師姊,她在 (2021年) 9 月 12 日往生了。」台南委員林慈晨,在志工早會上句句懇切,追憶曾經一起做慈濟的「好同學」。
「我跟守一師姊會認識,是因為客戶的關係。那時我想找慈濟功德會繳功德款,客戶說她已經繳在楊太太 (守一師姊) 那邊很久了,還說楊太太人很好,一直讚歎,『下次楊太太來跟我收功德款,我介紹你們認識』,就這樣,我們成為慈濟法親!」林慈晨說。
「我們有很深的感情,一起培訓受證,所以我們稱呼對方是好同學。」林慈晨回憶,周守一剛開始做慈濟時,先生會阻礙,還說要做慈濟,必須等孩子上了大學才可以去,「但是她非常愛慈濟,所以都偷偷在做。」
周守一 1997 年受證後,承擔互愛組長,因為聲色柔和,結了很多好人緣,只要她開口要做的事,組裡都願意配合;她的個性是樂於幫助別人,卻不喜歡麻煩人家。
「她做組長的時候,婆婆往生了,她對我說:『好同學,你們幾個來替婆婆助念就好,慈濟人都很忙,我們不要麻煩大家。』我跟她說:『妳這樣,先生不會知道,妳在慈濟是做哪些事啊!』」
後來,精進組聯絡幾百位法親,去幫婆婆助緣;相續媽媽往生,同樣有很多人助緣。「我太太做慈濟,結了這麼多好人緣」,於是周守一的先生,不再反對她做慈濟,不只如此,還買了輛車給她,載著大家一起做慈濟事,訪視工作也是一做近 30 年。
2015 年,周守一身體健康亮紅燈,雙腳膝關節疼痛要開刀治療,把合心訪視工作傳承給賴秀鸞。沒想到醫院檢查時,發現肺部異樣,竟然是肺腺癌第三期!
周守一師姊育有一男一女,兒子已經結婚,生了一個孫子,女兒琇光在日本讀大學,畢業後在日本公司工作,知道媽媽生病了,轉回台北分公司上班,也可以陪伴媽媽回診。
「好同學,妳有空嗎?」林慈晨說,接到守一師姊的電話,就算沒空,也會把事情排開配合。「她從不麻煩別人,會找我就是需要我,我就陪她到大林慈院就診。她之後病情比較嚴重,女兒把工作辭掉,專心照顧媽媽。」
一連串的療程,進出醫院已經是周守一的日常生活!2021 年 3 月,醫師告知要再次做化療時,她考慮後決定不做,因為要把握還可以用的身軀精進做慈濟,不要病懨懨的躺在床上!
「好同學,我的功德款妳將來要幫我收;我女兒沒結婚,希望妳也要多照顧她。」守一師姊知道自己將要離開,將最掛心的慈濟事和女兒,託付給林慈晨,「好!沒問題。」
2021 年 9 月 12 日,周守一捨報往生,服喪期間,法親家人每天到殯儀館,安排誦經讓家屬安心。「佛事圓滿之後,我們知道她對家人沒能進入慈濟家門,心願未了!」
「琇光,媽媽往生了,這功德款要怎麼辦?」
「慈晨師姑,媽媽不是說要您收嗎?」
「師姑更希望妳們能收,讓媽媽的志業可以繼承下來!」
林慈晨讚歎琇光很乖又孝順,只要是媽媽要做的事,一定全力以赴。「我們就陪著她到會員家收功德款,還投入訪視、打掃、社區關懷等等。」
「琇光從會員的口中聽到對媽媽的讚美,30 年的慈濟情、會員情,就是這樣信賴著,實在很不簡單!」林慈晨欣慰的說,琇光決定在 2022 年培訓見習委員,傳承母志,把志工之路延續下去。
「我們會一直陪伴琇光做慈濟事,讓她也能親身感受母親生前做慈濟的法喜。」台南訪視團隊更以守一師姊為學習典範,深耕慈善福田,拔苦予樂,復為說法!
20211229
記錄:李明霂
撰文:慈泠
美術:張家欽
攝影:蔡麗瑜
- 喜歡0
- 難過3
- 懂了1
- 感動102
- 感恩2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