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一個才來醫院服務滿一年的年輕護理師來說,經歷一場漫長的起伏不定的防疫期,她是如何面對?又怎樣在忐忑中學習成長?花蓮慈院呼吸照護中心護理師吳泓霓娓娓道來一個 77 歲阿嬤的故事。

阿嬤平時住安養機構,因為有嗜睡、發燒和呼吸喘的問題,所以入院觀察治療,後來一度呼吸衰竭轉入加護病房,在急性問題處理完之後,阿嬤還插著呼吸管,要轉去吳泓霓工作的呼吸照護中心,要經過呼吸訓練,才能順利拔管。

防疫期間,家屬沒法到院探視阿嬤,所以一開始非常不放心,一天打好幾通電話來關心,白班、小夜、大夜班都接過阿嬤家人的詢問電話。兩個星期後,電話次數變少了,一天一通,「你們的照顧非常好。」這讓吳泓霓等護理師很開心,家屬放心了,是大家努力的結果。

但是怎樣透過電話才能讓家屬安心呢?「我們用非常堅定和平穩的語氣回答問題,同時安撫家屬緊張的心情。家屬對病況不了解時,請主治醫師做解釋。」泓霓雖然才接觸臨床不久,但她知道,家屬不在,護理師就是病人的家人,同樣的,阿嬤也因為沒法看見親人,每天情緒可能不太好,那麼泓霓就要給她更多的鼓勵,「妳今天做得很好,明天我們繼續努力。」在這個時候,護理師必須多扮演橋梁的角色。

阿嬤拔管後,準備轉出普通病房之際,突然又一次呼吸衰竭,所以再次插管,那麼家人是否願意簽署DNR放棄急救同意書呢?「其實一開始就已經簽好了,但病人呼吸衰竭時,家屬還是捨不得,所以決定再緊急插管救她。插管後,主治醫師又一次跟家屬解釋,他們慢慢思考,決定給阿嬤舒適的照護,不再做積極急救了。」

之前在學校時,吳泓霓都被教導,接受生命是有限度的,每個人有接受安寧的權利,但在臨床上她卻發現理想和實際一定有出入,「有時遇到緊急狀況,家屬其實心裡還沒準備好,曾經有人跟我分享,知道病人躺在床上非常辛苦,也很痛苦,『可是她在,我們這個家才在,如果她真的走了,我們這個家就散了。』」

吳泓霓反思,每一個人生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教育,所以要以病人為中心,提供專屬的醫療照護,「所以我要學會傾聽,尊重每個病人和家屬的決定。」

泓霓說,當病人和家屬說出很多平常不會說的話,彼此傾聽,最終做出共同安心的決定時,對吳泓霓來講,就是一種成就感。

對資深的台中慈院護理長張美雪來說,這一年是她沉重的一年,肺癌末期的婆婆進出醫院。在疫情限制下,只能一個家屬陪病,但大家都很希望在她最後的這段日子,能多多陪伴,怎麼辦?「我們選擇居家安寧照護,藉由社區護理師的協助,最近送走了婆婆。」

張護理長看得更多,體會更深,在疫情底下不管個人工作或日常生活,很多時候沒法盡如人意,當下多少都會留點遺憾,譬如少了陪伴或少做了哪些事,「但我覺得,這些遺憾總會過去的,我們要記得生命中的那些溫暖,希望把那些感動長期保鮮起來。疫情嚴峻繼續存在著,不管生活再不容易,我們依然要正直善良的活下去。」

20210910 
撰文:福意
記錄:李如玉

繼續收到好文通知,邀您加入
  大愛行LINE社群  

👉 line.me/ti/g2/w99Ve-qmsUJP9qWUnUc3Hg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