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被眾生恩澤潤,這是台北慈院副院長張恒嘉來到台北慈院 15 年,每年參加歲末祝福手語演繹的心得,「從 2005 年,我們一直持續我們的任務,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。」

當年,張恒嘉在台北慈院啟業前就到職,一手建立心導管室,來到台北慈院發現跟過去待過的其他醫院很不一樣,他說,很多醫院從來不做「這種事」,是什麼事?

「在台北慈院換心的工作不只是換心,還會關懷病人的家庭狀況,例如一位心臟衰竭的男性病患,在志工、社工關懷下,換心後我們才發現,他是單親爸爸,還有一個念高中的女兒。」

這就是張恒嘉講的《十功德品》裡「慈被眾生恩澤潤」:「我們不只治療他的病,他的家在志工的幫忙之下,環境打理好了,讓這個換心病人回家有個舒適的環境,我想沒有哪家醫院,開刀的主治醫師、院長、會到他家裡去。」後來大家還意外發現他讀高中的女兒竟然沒有書桌!於是還送了張全新的書桌,讓小女生可以努力用功,甚至搬去一張像樣的床,讓孩子好好休息。

這個故事曾經由趙有誠院長在志工早會上分享,院長親自給孩子打氣鼓勵,今天,病患的女兒已順利被推薦進入慈濟大學護理系就讀,點滴故事都讓張副院長等感受到,慈院從來不只是治病而已,「讓新進的護理和醫事人員都可以藉著這些服務過程,學習到什麼叫『慈被眾生 恩澤潤』。」

為什麼一個醫師下了門診、離開病房還甘願用自己的休息時間,甚至假期做不屬於醫師要做的事?他們到關懷戶家打掃、去偏鄉往診,聽聽張副院長的心聲:「其實不是我在照顧病人,而是在學習,學習什麼樣的佛法可以讓病人離苦得樂,就像《十功德品》說的:如法修行得道果。」

今年歲末祝福剛結束,有一位老病人來找張副院長,兩年前她因為心悸,還有一點心律不整來看門診,當看完要走出診間時,突然想到什麼回頭問張醫師:「我這邊有個硬塊。」已經中午了,但張副院長一摸到,馬上跟她說:「妳這個要趕快處理。」當天,就將病人轉到耳鼻喉科,立刻收住院,因為頸部淋巴結腫大,這是癌症轉移來的。

兩年間她輾轉耳鼻喉科、胸腔外科、腫瘤科,住院 14 次。在團隊照顧治療下,剛開始認為已經是癌症晚期,至今病情穩定,「她這兩年也培訓、受證,這都是在台北慈院令人歡喜的事。」張恒嘉再次引用《十功德品》「眾生有病法藥醫」,「台北慈院跟別家醫院不一樣,不只醫病,還有法,道跡漸登法雲地,有法,讓我們成為人家的典範醫院。」

20201119 
撰文:福意
記錄:李如玉
美術:陳建霖

繼續收到好文通知,邀您加入
  大愛行LINE社群  

👉 line.me/ti/g2/w99Ve-qmsUJP9qWUnUc3Hg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