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年從大湖農工畢業,苗栗志工蘇紹璋就進蠶改場(苗栗農改場前身)工作,數十年來他「功在蠶業」。後來在花蓮瑞穗,親眼見到三十年前,台灣酪農業方興未艾。

瑞穗在日治時期原本種菸草,後來利潤下降,1980 年代爭取設置養蠶、玉米、西瓜、乳牛專業區,尤其旱田和山坡地適合改闢牧場。蘇紹璋當時還沒學佛,現在回想,才猛然覺醒,「那時收購蠶繭,雖然不是我們在殺,但我們教農民養,用工廠大機器一烘,幾億條生命就沒了。以前實在殺生很多。」

相傳黃帝時代,14歲嫘祖就會教人們養蠶取絲,編織成絲綢,是中國神話裡的絲綢女神,後來傳去印度、日本,大開絲綢之路,這是人類文明的代表之一,但在蘇紹璋眼裡,一件綾羅綢緞穿在身上,是多少生命換來的!「當初沒學佛,不會相信這些。」

他清楚記得,當時看人養牛,平均一天要給一頭牛吃 40 公斤草,1.2 公斤飼料,「所以那時候人家一直在講,以食量來比,養一頭牛可以養十頭羊,牠大量消耗地球資源,沒錯。」他也提到吃蛋的迷思,以為蛋雞下的是沒有受精的蛋,無關生命,但蘇紹璋說,不對,因為要育蛋雞,從小雞群中就得挑掉公的,留下母的,以後下蛋,「那公雞到哪裡去?直接進焚化爐!」

退休後,蘇紹璋回苗栗老家當慈濟志工,他說他每次都抱著歡喜心和學習心,因為每次服務對象都不一樣,遇到的狀況不一,收穫也就大不同。「我們希望人家對我們好,看到會笑,我們就要先對人家笑,你沒有做出來,沒有輕聲細語,別人怎會對你輕聲細語?」就像在輪椅區,除了問人有沒有需要?還要看他適不適用?蘇紹璋說,這不是隨便推一台就好,要應眾生需求,總給人方便。

做了半天,他說,收穫最大的是自己家!「我媽媽今年 101 歲,她 90 歲的時候跌倒,那時肩胛骨、臀部骨頭都碎裂了,在家躺著,不肯去看醫生,他知道媽媽聽我的話,只要我講她就聽,我就回去載。」不過,蘇紹璋說,要老媽聽話,也得自己以身作則。

之前弟弟曾問他,「二哥,我看你時常給媽媽唸,從來不生氣,都笑瞇瞇的給她念,但是媽媽唸我,我脾氣就起來啦!」那時蘇媽媽八十幾歲,蘇紹璋跟弟弟說,「八十幾歲會罵你,你要高興啦!起碼有體力,身體好才會罵人,才會注意你的一舉一動;如果身體不好,她就不會注意你了。」

到阿母九十歲跌倒那次,弟弟去醫院照顧老媽就曉得了:真的,不會動、不會罵人,做子女的才倒霉呢!蘇媽媽聽蘇紹璋的話,手術後乖乖復健,因為蘇紹璋跟她說:「妳要自己能動,走幾步也好,起碼身體好,以後生活才有品質。」

媽媽出院後,兒女們請了外籍看護日夜陪伴,餵她吃飯,「我看這樣不行,過了半年多了,手會動了,要讓她自己吃,慢慢吃。」十個兄弟姊妹都轉頭看蘇二哥,「這種狀況還叫她自己吃飯,不餵嗎?」「你們錯了,人要活得有品質,自己要能動,事事依賴人家,就沒生活品質。」

有人還是反對:「有沒有想過,我們餵她吃飯二三十分鐘就解決了,她自己吃要一個多小時,我們還是在等啊,反正吃完飯要收拾,但她掉得到處都是,全身還要擦,甚至要洗澡,地上要整理,時間更長,我沒事找事做啊!」「不對,我做醫院志工在復健科、輕安居看多了,生活要有品質就是要動,動才會健康,讓媽媽走幾步也沒關係。」

蘇紹璋很高興高齡 101 歲的母親,如今起碼自己能吃飯,生活有品質了,「她高興,看到大家也高興,每天都很正常。所以做醫院志工不錯啦,常做,總會增長智慧。」

德瑝師父聽蘇紹璋一席分享,非常贊同,說他是寶,何妨在社區現身說法,凡親身經歷過,更有說服力,「你很有智慧,當醫院志工看到那麼多病苦,讓媽媽生活得有品質,老得有尊嚴。」

子夏問孝,子曰:「色難。」瑝師父說,對父母和顏悅色最難,但蘇紹璋做到了,這也是證嚴上人講的,不要因為自己已經做阿公,嫌老母還碎碎唸,「你在媽媽心中永遠是小孩,要對我們健在的父母行善行孝。」

20201110
撰文:福意
記錄:魏玉縣
美術:林秋玫

繼續收到好文通知,邀您加入
  大愛行LINE社群  

👉 line.me/ti/g2/w99Ve-qmsUJP9qWUnUc3Hg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