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台中慈院引進另一項精密醫療─機器手臂,讓手術更精準,醫師可以坐著開比較困難的刀,對病人術後恢復較好,也免除外科醫師低頭彎腰久站的職業病。

不過直腸外科醫師方佳偉說,每個組織的神經、血管都不同,因此開刀需要有不同的力道,原本傳統手術靠的是外科醫師的手感,現在透過機器間接回饋給醫師,那種感覺必須重新學習、反覆練習,對施用手術的外科醫師來說,一剛開始,戰戰兢兢。

但是四個月下來,方醫師很高興的分享,用機械手臂的手術都很成功,有一個 90 歲的伯伯,是由他負責的大腸癌手術病患,住在醫院附近,每次來都是走路或騎腳踏車,「他不好意思麻煩我,都會跟診間小姐說,只要拿藥就可以了,他不想要進來看。」

有這種病人,只拿藥就好,不是很簡單嗎,但幾次之後,方佳偉覺得這樣不行吧,就請他進來講講話,「後來我才了解,原來他長期便祕已經兩三年,都在診所或醫院直接拿藥,便祕也稍微改善,他講,年紀已經這麼大,不需要浪費醫療資源,就直接吃藥,算是非常節儉又自律的一個伯伯。」

方佳偉很細心的想到,為什麼伯伯便祕?「便祕其實有很多原因,我想找出原因,就在門診幫他做檢查。糞便的潛血檢查驗了幾次都呈陽性,我就跟伯伯說,可能有問題,不管腸子發炎或長息肉、大腸癌都有可能,所以要做大腸鏡檢查。」

要做大腸鏡!伯伯一聽,覺得很麻煩,所以他說不要。「我苦勸了很久,說你這個肚子看起來是有問題,我先幫你做電腦斷層,這個不需要家人來陪。」但電腦斷層一照,就發現果然在橫結腸的地方長了腫瘤,於是方醫師很堅定的說,一定要幫他處理掉,「我請他媳婦過來,安排做大腸鏡檢查,果不其然,他會便祕主要是橫結腸長了一顆腫瘤,造成阻塞,所以他常常要靠軟便藥。吃久了,腸子就會退化,神經變得比較鈍,所以除了左邊長了腫瘤,右邊腸子看起來灰灰暗暗的,就表示因為長期吃軟便藥的關係。」

聽方佳偉醫師這麼一解釋,完全懂了!原來長期吃軟便劑不行,不是解決便祕的正確方法!大腸腫瘤要用手術切掉,「我跟他講,要不要做微創的腹腔鏡手術,用機器人手臂。」一般民眾做微創手術要自費五到十萬不等,伯伯是低收入戶,可以申請補助,如果採傳統手術,一方面恢復很慢,甚至可能得住加護病房。

方醫師順利為老人家只開幾個小洞,就切除掉一大段的腸子和腫瘤,一個多禮拜就出院了,伯伯難得露出笑容。善法善款能用在真正需要的人身上,這是方佳偉醫師最高興,也樂於跟大家分享的地方。

20200206
撰文:福意
記錄:吳碧華
美術:陳建霖

⭐繼續收到好文通知,邀您加入!
 →Telegram 下載說明與功能推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