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人一天要上幾次小號嗎?「六次!」台北慈院副院長楊緒棣是泌尿科專家,他說,有人卻因為先天性脊椎病變─脊柱裂,所以一天至少得自己用管子排尿六次!

人的尾椎正常應該是合起來的,如果沒合起來,裂了個洞,孩子的屁股就會看到一個凹洞,或者像長尾巴一樣,長一個球出來,「尾椎是控制大小便,如果受傷,不管先天後天,就會影響到大小便,位置再高一點就會影響走路。」

楊緒棣有很多小病人一出生就不會尿尿,可能還有嚴重的便秘,要人照顧,尤其小孩子一天要尿十幾次,尿不出來很容易泌尿道感染,沒好好治療就會敗血症,更嚴重的影響腎功能,所以過去這些人很少能活過三十歲。他們日常面對的是出門要帶一根長長的導尿管,學著自己放入自己的身體裡,一天放六次,要戴手套帶優碘。

「1991 年,我當住院醫師最後一年接觸到第一個個案,2001 年開始辦脊柱裂病友會,這是一個很小眾的團體,病人真的不多。」很多人輾轉看過很多醫生,一直不知道這是種先天性疾病,通常做父母的會有很深的罪惡感,也都想盡辦法醫治、照顧,補償孩子,但楊副院長覺得不需要這樣,所以希望在孩子成長過程中,讓家長病童都能理解病因,不要因為先天性的身體缺陷而扭曲了人格,影響人生發展。

這次病友會邀請國紹基金會林作逸跟大家分享,楊緒棣介紹他是個很特別的人,他家是慈濟早期照顧戶,因為家裡發生很大的變故,林作逸十五歲就自己決定去育幼院,一路努力苦讀拿到三個博士,所以用他的心靈故事啟發這些孩子,生理上的問題有這麼多人關愛,「所以當你用高度改變你的寬度和深度,人生就會不一樣。」

有位女性直到四十歲才找到楊緒棣醫師,才開始學會正確的導尿方法,透過團隊全方面照顧身心靈,楊緒棣笑說,他經常忘記自己原本只是個外科醫師!

他分享有個小病人,一出生就像女生,沒有男性外生殖器,讓他很自卑,站著尿尿是用灑的,這叫尿道下裂。手術完成後,孩子很開心的說,可以站著小便了,寫了張卡片給醫生伯伯,「我以前在學校跟同學去尿尿,無法站著,會滴下來,同學看到就笑我尿褲子,在換衣服的時候不敢跟同學一起換,謝謝醫生讓我的恐懼不見了,很棒。」

  

發心如初,修道如初,成佛有餘。楊緒棣回想 1978 年上醫學院,當初並沒有特別想當醫生,可是知道當醫生應有的使命,就是要濟世救人,「到現在一直都保持著這份心,從病人身上學到很多,1991 年開始照顧到這些脊柱裂的孩子,也影響我 1995 年去學小兒泌尿科,2003 年學膀胱神經學,後來都對我造成很大的影響。堅持對孩子的熱情、對生命的熱愛,所以一路走到這裡。」

註:全台約有五千名脊柱裂患者,需終生使用尿管、尿布、無法行走,由於嬰兒期症狀不明顯,四處求醫卻不易診斷。雖未列為罕見疾病,卻是病患和家屬一輩子必須面對的問題。

20190917
撰文:福意
記錄:曾千瑜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


請加入 LINE@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!
 https://goo.gl/pXio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