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最需要同理心?花蓮慈院社區居家督導員洪從善說,做社區關懷,最需要!

就像幫中風病人復健,會拿一面鏡子讓患者看到他好的那一側,讓癱瘓的另一邊去學習、模仿,這叫鏡像療法,「讓鏡子裡的影像騙過大腦,『我的壞手其實還是有一些功能的。』鏡像療法既便宜又有效。」大腦裡的鏡像功能,就是證嚴上人講的慈悲利他區,因為不忍、因為憐憫,在感同身受的同時,就能體諒別人幫助別人。洪從善舉例:「如果在廁所看到有人這個表情(摀鼻),你還願意進那間廁所嗎?它讓你可以從別人的表情、動作,知道他經歷過了什麼,現在的感受是什麼。」

不過每個人的同理心多少不同,有人富有同理心,有人就比較無感,有人看電影哭得唏哩嘩啦,有人覺得這沒什麼啊,洪從善說,有些職業非常需要同理心,才能夠勝任,除了居家服務員,社工志工也都需要。「如果不能理解個案的痛苦,體諒家屬的辛勞,就沒辦法建立信任,沒辦法把他所愛的家人託付給居服員照顧。甚至,如果沒有同理心,他怎會願意讓你觸碰他的身體?」

所以在這個時代,同理心彷彿一種專業。「督導,這個地方不能住人啦,我一定要把它清乾淨。」一個居服員去一戶人家,看不下去了,這種髒亂怎能住人?己所不欲勿施於人,「你看,他就能體諒阿姨住在這個地方多麼不舒服,結果過沒多久,房間變得這麼几淨窗明。」

台北慈院護理長陳曉玫第一次參加居家關懷活動,95 歲的蔣伯伯有一個弱智女兒,五十幾歲,嫁給 77 歲也有智能問題的先生,蔣伯伯是家裡唯一比較正常的人,但曉玫阿長說,他每天晚上都睡不好,因為都在擔心,他如果走了,女兒女婿怎麼辦?誰照顧?所以看到有人到他家幫忙,自然很歡喜。

蔣伯伯住台北萬華,一屋子又髒又亂,廁所非常小,帶新人營實地學習社區關懷的曉玫阿長說,任務上身,哪管那麼多,就直接把手伸進馬桶裡刷洗,之前之後差這麼多。

「二十幾歲,真的不簡單。相信他們在這次體驗當中,有非常多的感受。」有人怕蟑螂怕得要死,已經花容失色了卻還是照樣做。離走時,女兒雖然五十幾歲了,但很可愛,她很愛唱歌,捨不得大家離開,唱了好幾首,依依不捨。

這就是花蓮慈院社區督導員洪從善講的同理心吧,誰想住在髒亂可怕的環境裡,任誰看到都想動手或多或少做一些。「同理心啊,剛剛講到心裡的空氣,讓我們都可以自由自在的呼吸。」德澡師父肯定,能同理就能勾起人性裡的慈悲,進而啟動利他行為。

20190830
撰文:福意
記錄:李如玉

◎更多內容,歡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


請加入 LINE@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!
 https://goo.gl/pXio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