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睭糊蜆仔肉
台語有句話:「目睭糊到蜆仔肉」,指識人不明,眼睛瞎了看走眼了。
大林慈院眼科主任樊文雄的門診來了個病人,也講他「目睭糊到蜆仔肉」,「為什麼說眼睛會長蜆仔肉?你的兩個眼皮合起來就好像蜆一樣,裡面如果長什麼東西出來,我們就說糊到蜆仔肉。」
那麼這個病人眼睛是怎麼了?不就一般講的長針眼嗎?專業的說法是,眼翳。在眼科專家樊文雄眼裡,這個病人長的蜆仔肉跟一般有些不同,是一種鱗狀的上皮細胞腫瘤。
腫瘤當然跟眼翳不同了,要做化療,不過眼睛的化療不是注射,是用點的,直接將藥水點入眼睛裡,一般點一段時間後,增生的組織就會整個不見。
為什麼眼睛會長腫瘤?樊主任說,它跟陽光、跟外面的汙染有關,也跟抵抗力、免疫系統,或有病毒感染,或者是遺傳有關。
樊文雄提醒,如果是眼翳,因為慢慢長,除非有一天影響到了視力,再來開刀,慢一點治療沒關係,但如果發現蜆仔肉是不好的東西,就要提早治療,簡單,效果又好。「但是這另外有一個意思,就是你如果常常得到壞東西,就要注意,因為身體其他地方也很容易有癌症惡化的可能。」身體任何部位出現了異狀,就是一種訊息。
聽了這段分享,德本師父也說長智慧了,「真的第一次聽到眼睛糊到蜆仔肉,是很嚴重的病。眼部非常細微,要找出這樣的病症好像也不太容易。好的醫師可以去除病症,在醫療過程中,讓病人心安,配合治療,才能真正藥到病除。」
20190221
撰文:邱蘭嵐
記錄:吳碧華
美術:吳雪慧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
請加入 LINE@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!
→ https://goo.gl/pXioDF
- 喜歡4
- 難過0
- 懂了62
- 感動99
- 感恩1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