政府已經推動「居家醫療照護整合計畫」與「到宅醫療服務」,民間義診的醫療器具也愈來愈先進,但不方便到定點看診的人並沒有減少。臺北慈濟醫院黃文國醫師就碰過,病患趕末班車而放棄治療的機會,在金門義診時,也遇過特殊疾病患者因長年待在家中,口腔健康狀況很差的情況。

未來,在高齡化的趨勢下,居家醫療與長照需求會更迫切,義診可以用「不同形式」,繼續服務病患。

20 幾年前,黃文國第一次到精神科病院義診,發現許多病患不便外出就診,口腔狀況極差,一口爛牙,當下就下定決心,「這輩子,要盡自己所能幫助弱勢病患!」

黃文國平日在臺北慈院特殊需求者牙科門診服務,患者多是身心疾病患者、肢體障礙、漸凍人或失智;假日參加義診,讓交通不便的獨居長輩、傷殘病患、外籍移工與社福機構照顧對象,也有看牙的機會。

「在現場除了醫療服務,我也會幫志工搭建棚子,甚至是徒手清理病患穢物。參與慈濟人醫會 20 年來,一年少則 20 場,多則 5、60 場義診是常態,休假日走出診間、前往偏鄉與機構服務,國際災難時出國義診,這些不僅沒酬勞、還要自費自假,但我心甘情願。」

慈濟人醫會除了持續舉行義診,也在社區舉辦「健康衛生教育」講座,將預防觀念傳達給民眾,降低疾病發生機率。黃文國相信結合志工的力量,可以多了解病患的家庭狀況,提供更全面的身心靈幫助,達到醫療與慈善結合的全人照護。

「我想最理想的方式是,醫護人員走入個案家中或弱勢團體的頻率能再提高。畢竟每次義診時間有限,不一定能把全部病人看完,在顧及不便出門的弱勢病患上,我們可以做得更深入。」

黃文國認為「傳承」也很重要。「即便我的義診經驗有 20 年,但每次碰到的瓶頸跟困難、還有合作的志工與醫護人員都不同,如何在不便的環境下,安撫病患進行治療,接引新進醫護人員加入並讓他們實際操作很重要,讓志工能在過程中與病患安全溝通、保護自己不受傷也很重要。」

把握每一次的看診機會,看到病患露出笑容不再喊痛,再累,都覺得值得!

口述/黃文國 (臺北慈濟醫院特殊需求牙科部主治醫師)
整理/陳麗安
取材/慈濟月刊 (2021/05) 
攝影/王賢煌

繼續收到好文通知,邀您加入
  大愛行LINE社群  

👉 line.me/ti/g2/w99Ve-qmsUJP9qWUnUc3Hg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