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十大死因當中,即使自殺死亡率下降,從 2010 年起就退出十大排行榜,但 15 到 24 歲的自殺人數卻逐年攀升,高居年輕族群十大死因前三名,為什麼?

侯文詠 2003 年就寫了這本小說「危險心靈」,直到今日,在大愛電視青春愛讀書節目中還被國高中和大學生熱烈討論。當中提到三個讓年輕人煩惱的的問題:升學主義和補教問題、老師的定位、社會對中學教育的期待。透過小說中的人物情境,很值得讀者反省,當自己的價值觀和外在環境不同時,你要如何解決?

文學家郝譽翔老師來到節目現場,問青少年朋友幾個問題:有人覺得學校課程不符學生期待,希望有更多自由空間去思考和學習,不要以填鴨式教育被動吸收;也希望老師以同理心,不要因為方便教學,將學生貼標籤,以好壞或排名來分類。

 

現場的同學都比較容易站在自己的立場,覺得老師不理解學生,哪天一個頑皮同學考試成績很好,老師會認為他在作弊,作業寫太好了是抄來了...這讓當老師的郝譽翔笑說,這就是現在當老師的難處了,「罵你們的話,傷害了你們幼小心靈,可是誇獎你們好像又太縱容太溺愛。其實老師不是完人,也難免有情緒,可是身為老師,我也一直在提醒自己,所講的每句話都有可能在學生心靈烙上印記。」

她問學生,如果師生在教室發生衝突時,大家會喜歡媽媽跳上第一線幫你討公道嗎?還是寧願自己跟老師溝通?「危險心靈」小說裡就提到,所有老師的噩夢──恐龍家長!當然所有現場學生都舉牌,認為自己是當事人該跟老師直接溝通才對,如果老師不理會就以群起抗爭的方式,讓多數人知道以及聲援,現場有同學衝口而出「公審」!

但郝譽翔老師問大家,你如果變成老師時,想法可能完全不一樣了!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有很多老師抱持不積極作為:「現在在教學現場看到更多的是,學生上課睡覺,你愛怎樣就怎樣吧,因此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很重要,到底什麼是自由?自由的分寸在哪?可不可以找到共識,讓我們彼此依存。」

 
 

侯文詠在書裡寫下一句:「我們一直都認為長大可以累積知識和很多學問,但可能隨年紀的增長失去了初衷。」

郝老師提醒大家,其實人類歷史上,有學校制度這樣的設計不過才一兩百年,當初是因應市場需要而教育一批人才,就像工廠為了生產上線而培養工人一樣,「你們是生線上的產品,所以要上下班打卡,要有時間規律要編號,大學端就是連結學校和工廠之間的中間樞紐。比如現在需要科技產業,你就會發覺電子科系特別熱門!」

哪個學生不希望自己不被當成商品?所以慢慢的有實驗學校成立,讓孩子自主學習,展現個人的特殊性和潛力,打破科系的限制,這是未來的學程方向。

其實從危險心靈 2003 年出版以來,17 年間,我們的教育已天翻地轉,學生老師和家長都有需要檢討和隨時調整的地方。

看更多→【青春愛讀書】危險心靈 - 侯文詠寫所有人經歷過的掙扎青春

繼續收到好文通知,邀您加入
  大愛行LINE社群  

👉 line.me/ti/g2/w99Ve-qmsUJP9qWUnUc3Hg?utm_source=invitation&utm_medium=link_copy&utm_campaign=defaul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