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 25 米高的柳杉樹下,67 歲的阿樹伯,頭仰得高高的,接著又左顧右盼地仔細端詳,不過是要砍一棵樹,為何需要如此費思量?

原來,伐木不只「一刀下去」那麼簡單的事,考量到林場安全、原木取材的效率,伐木人必須觀察樹位、坡向,詳判樹木重心,斟酌樹倒方位,甚至思考到當時的風向,才決定在哪裡下斧。伐木前也必須注意上層樹冠,藤蔓纏繞或兩樹交錯都須先行移除,才不會讓主木受損、伐採受阻。

人稱「阿樹伯」的陳進樹,15 歲就進入林地。他還記得剛到保育處的時候,因為年紀小看起來生嫩,工班的大哥們常對著他喊道:「啊,你的奶瓶帶來了沒有?」(嘲笑他乳臭未乾)。

從伐木二等工開始做起,雖然是工班中最小職級,但是初生之犢不畏虎,敢拚肯做,當時在懸崖陡坡,攀高垂降、架集材線的工作,他都傻傻地一馬當先。

「後來連那些一等工的『老芋仔』也很尊重我,他們都叫我『小鬼、小鬼』,說如果沒有這個小鬼,這些工作根本就沒辦法接了。」阿樹伯今日回想起來,說當時也是一股「憨膽」。現在這種工作都已經交給無人機去處理了;近半世紀的堅持,如今他已是全台碩果僅存的幾位資深伐木老師傅。

   架線集材,引木下山
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」。在山區劃定好伐採範圍之後,標定主柱、尾柱、支持柱,接下來就靠鋼索、輪軸滑車,架設出的靜索(主索)、動索負責運送原木。過去在地勢陡峭的東部山區,特別需要這樣的技術與機械助力,才有辦法順利集材。

之後也在林地裡要求阿樹伯為我們示範,只見一個大男人細心編織,硬鋼索在他手上,猶如棉線般靈巧地穿過來又穿過去,一眨眼就完成架線集材中關鍵的「索眼圈」(此刻,腦袋中突然出現了「百煉鋼化為繞指柔」這個形容詞)。這個看來細瘦的鋼索眼圈,竟足以支撐五噸多重的原木,手工編索看來工法細瑣,但效果比現成的鋼索還要牢靠。

索道的應用範圍廣泛,舉凡車子進不去的地方、機器到不了的山谷,索道都能順勢應變,是環境破壞程度最少的一種工程施作方式。

老師傅說,過去光是這套架線集材的功夫就要學上 3 年 4 個月,在現今的速成世代,聽起來簡直是一則神話?快要失傳的索眼圈編織法,年輕人有耐性學習嗎?

   阿樹伯與他的弟子們
過去的師徒制,許多師傅「藏步」,不讓想學的徒弟輕易習得自己花了數十年才學到的功夫。但是如今,只要有人肯學,阿樹伯即毫不藏私地傾囊相授。


圖:台灣伐木人才凋零,有經驗的工班不易尋得,亟待年輕世代接棒。陳進樹(左)與弟子宋梧魁,老幹新枝,傳承伐木技藝。

這天在大崙頭山區,進行初步階段的林下整地,他在地上拉出一條白色的直線,這是整地之後要種下原生樹種的路線,不需要倚靠傾斜儀、羅盤儀,阿樹伯就能以目視、憑經驗搞定,職人厲害的地方就在快狠準,廢話不用多說一句。

「一點一點地『開破』給你們聽,不要失傳了!」他希望這些技藝還能繼續被傳承下去。他伸出因為伐木工作長年使力而扭曲的手指,「九彎十翹,這些都是職業傷害啦!」「但是這幾個不嫌辛苦,一直想要做喔!」阿樹伯難掩興奮地透露道。

   一輩子耕一片林田山
在山區工作總是穿著方格子襯衫,一雙黑色大雨鞋、粗布手套的阿樹伯,身材精瘦,個性開朗。談起最讓他開心的往事是,有一回利用架索技術,在狹仄的產業道路上,將 20 米長的原木,毫髮無傷地運送下山,這個一般人口中「不可能的任務」,他僅花一次工、無二次傷害,靠的就是豐富的經驗與高超技術。順利完成工作之後,老頭家不僅泡了老人茶請他喝,還包了一個紅包給他。

老婆不理解的是,為什麼這一個薄薄的信封袋,會比厚厚的一疊十來萬的工錢還讓他開心?他說:「因為我收到的是肯定,受行家肯定,被看得起,頭抬得高。」

從 15 歲第一次接觸斧頭、鏈鋸,一眨眼,50 年過去了。伐木人,從囝仔工開始持斧入山,再回首時已是耄耋老翁;一輩子耕一片林田山,為台灣林業寫下了美好的職人篇章。

撰文:潘美玲
攝影:王力平、劉子正
本文摘自《籽木林森》👉 https://lihi1.cc/nyHRb


 經典雜誌 
《經典雜誌》一九九八年創刊,秉持著「為時代作見證,為人類寫歷史」的創刊宗旨,報導內容涵蓋歷史、地理、生態環境,以及當代人文議題。創刊至今榮獲金鼎獎累計42座、海內外大小獎項總計63座。

在各種資訊載浮載沉的數位時代,《經典雜誌》堅持腳步,出版一本值得讓人細讀、開啟多元視角、關懷社會的刊物。期待在喧擾紛亂的年代、在翻閱的頁與頁之間,沉澱心靈,享受優質閱讀。

網址 👉 http://www.rhythmsmonthly.com  
臉書粉絲頁 👉 https://lihi1.com/iq1P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