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阿嬤早!今天天氣很冷耶!有多穿一些嗎?」「有、有、有,我穿了兩件,這件外套很保暖!」

清晨 5 點,天色昏暗,正在家門口路燈下整理回收物的謝珍英,放下了手邊的工作,翻起身上的衣物給志工看。

「阿嬤,你今天不穿鞋嗎?」「不用,我習慣了,這樣比較輕鬆自在。」

謝珍英打著赤腳,騎著三輪腳踏車,走著熟悉的路線,開始沿路收資源回收物。

71 歲的謝珍英,自幼生活節儉,覺得老天賦予每個人的一雙腳是永遠也穿不壞的鞋,「一雙木屐 5 元,壞了還要花錢買。」長年下來也養成不喜歡穿鞋的習慣。

從家裏騎三輪車出發,老人家騎一段、停一會兒,挨家挨戶地收,一下子就滿載回收物,疊得比她還高;三輪車裝載有限,回收物載回家後,又出去收了第二趟。從天未亮騎到天明,兩小時大約騎了 13 公里路程,收了近 20 戶的回收物。

她說,每週一、二、四、五都會騎三輪車去載回收物,其餘的時間就在附近公園撿拾,「人家看見了,就會叫我去他家載;一傳十,十傳百,所以就愈收愈多。」目前大約有 30 個定點會等著她去收物資。

她跪在地上,把回收物逐一分類,整理好的鐵罐、鋁罐、紙類裝上推車,馬上拿去賣,寶特瓶卻留著,「阿嬤,這個沒有要賣嗎?」「寶特瓶會載到環保站,要給慈濟做毛毯用的,可以國際賑災!」

她把回收所得及收據,小心翼翼捏在手上,回到家馬上放進塑膠袋內保存好,等到每月一次社區大型回收日,再拿到大村環保站交給慈濟志工。

謝珍英原本過著相夫教子的家庭生活,但婚後 6 年,先生發生車禍,家裏的經濟重擔就落在她肩上;她不以為苦,覺得只要一家人平安在一起,就幸福美滿。

隨著 3 個孩子成長,為數不少的學費讓她負擔愈來愈沈重;村里鄉間產業外移,工作機會愈來愈少,她時常得做三休四,漸漸入不敷出、難以支持家用。

家裏沒錢時難免爭吵,女兒說,這就是「貧賤夫妻百事哀」。爭吵到後來演變成肢體衝突,44 歲時,她毅然離家,獨自北上做看護,一去就是 6 年。

在臺北工作時,看見很多慈濟志工在屋簷下、樹下做環保,還有 921 大地震後在南投賑災的種種,非常感動。2005 年開始在大村做環保,至今已 14 年。

在大村環保站負責所有大小事物的張千豐師兄說:「阿英師姊是我們大家的人品典範。有時候在路上,都會看到她一個人載著一大包回收物;每個月大回收日時,都拿兩、三千元來環保站捐出。」

其實謝珍英的經濟並不寬裕,即使一個月只有三千元的家庭開銷,從不會想要把回收所得留為家用。

「我的山珍海味就是自己種的菜,我吃的、穿的都是人家給我的,不用花錢買,所以我開銷很省,做環保的錢我要全部捐出去。」

謝珍英說,人生已經走到晚年,「我想用餘生多做公益,多做環保,為自己而活,一直到最後一口氣。」

撰文/ 卜堉慈(彰化慈濟志工) 
摘自/ 慈濟月刊第 641 期

◎【草根菩提】20200317 - 赤腳新娘
◎ 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
大愛閱讀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