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謂菩薩?證嚴上人開示:「就是一個有修行的人。有修行不是能言善道的人,有修行是真正往內心觀照的人,真正能夠提升自己,將自己心欲能夠控制好的人。」

出家眾就是有修行的人嗎?地獄門前多僧侶!靜思精舍德禪師父在志工早會分享:「口業無門最難遮,即使講了一句不經意的話,結了惡緣,對自己也是一個不好的結果。」

證嚴上人行腳前已經講完《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》,德禪師父對這品非常有感觸的經文是:「以瞋恚意輕賤我故,二百億劫常不值佛、不聞法、不見僧。」

「經文裡面講到,二百億劫不得見佛,劫是一個時間,長時間的累積。這一次海外菩薩家人回到台灣受證,雖然沒有見佛,但是我們皈依在上人座下,所以既能聞法也能見僧,多麼殊勝啊!

這次有 26 國家地區同一時間回來受證,一無秒差,也沒隔閡,現場好多志工同步翻譯,讓法歸於每一個人內心當中。」

德禪師父又說,「我們都講『一生無量』,有沒有想到『一聲無量』呢?現場所有翻譯菩薩都是在傳法,讓大家在第一時間能聽懂上人開示,也更正確了解上人的法。我們都在講『莫忘』,除了莫忘那一年、那一念、那一人,是不是也可以莫忘今天?我們要好好珍惜這段法緣。

其實,皈依過程非常短,只有幾秒鐘時間,當別上胸花、戴上佛珠之後,這一分初發心,能夠維持多久呢?是不是也如同您經過上人面前,短短幾秒鐘的發心嗎?」

慈濟一路走來超過 50 年,不只是「上求佛道」,更希望「下化眾生」。

德禪師父分享《衲履足跡》小故事 -- 佛祖需要紙蓮花?

有位師姊帶一對夫妻前來見上人,師姊說,這對夫妻聽人講佛祖很需要紙蓮花,要大家摺蓮花,再船運到某處燃燒。夫妻倆從此天天忙摺紙,做到腰痠背痛,因為應允在先,不敢不做。後來遇到慈濟委員,解說正信的佛教道理,才稍放下心來。師姊請上人開示,讓他們更安心。

「佛什麼都不需要,只需要人人發心去做利益眾生的事。」上人曉示,求佛保佑,不如求自己心淨化,摺紙蓮花還不如種心蓮,將買紙的錢,拿來做一些好事!」

慈濟世界就是無數心蓮締造起來,要做正信的人,不要迷信而自尋煩惱。所謂心正邪不侵,做好事就對了。

證嚴上人 9 月 2 日晨語一開始也講到:「人間,時間是這樣一秒一分一直過,要知道每分秒鐘無不都是我們生命價值的關鍵。」

《信願行的實踐--心蓮》已經出版,其中一個章節是「萬一我不在了」。上人問道:「如果有一天師父不在了,你們會不會繼續做?慈濟功德會的救濟工作能否持續呢?

當時的委員們坦率回答,「師父做到什麼時候,我們就做到什麼時候;如果失去師父的領導,我們就要休息了。」上人一想到每個月仰賴慈濟照顧的 1200 多人,他們不是孤老無依,孤兒寡婦,就是殘障病苦,要如何生活下去呢?」

上人嘆言,自己修行之初,其實是為了「了生死」;未料因緣牽引,一路走過來,不忍貧之苦,決心做慈善;不忍病之苦,決定在花蓮建醫院;現在更不忍全球災難不斷,希望藉大家願力,協助翻轉非洲。

《心蓮》書中也記載,「17 年來為了慈濟功德會,我的煩惱太多,太多了!法師感嘆,功德會是我的生命,也是我煩惱的來源。所以盡形壽,獻身命,或許到我臨終那天,還是無法『了生死』。」

德禪師父感慨,一路走過來,多少人能夠了解上人的悲心大願?「我們是靜思弟子第一代,我們真正了解上人心念嗎?再努力一下,為了您想見的人,想做的事,以及想成為自己,從這個當下的正信、正念開始吧!」

遠從 26 個國家地區回來的海外家人們,一路奔跑、一路努力,因為他們有想見的人,以及見到之後,回去如何把想做的事,好好在當地落實、扎根。

「無論做什麼,記得為自己而做,那就無可抱怨;如果想到的是為上人、為別人、為苦難人,自己想發心的願力動力就會減少,不會恆持這一分心。」 

今年歲末祝福主題是:「誠正信實為大地,慈悲喜捨為和風」,上人講,我們與人接觸,態度非常重要,因為人與人互動當中,一定要有法。「智慧妙法為淨水」,洗滌我們身心的汙垢,但是別忘記,「殷勤精進為陽光」,人人需要殷勤精進,如同陽光一般能夠照亮大地。

 

(德禪法師 志工早會開示)

20191112
記錄:魏玉縣
整理:慈泠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大愛閱讀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