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莫將佛法做人情,莫做最後斷種人。」慈濟在救助過程,都是付出無求還說感恩,沒有把佛法當人情。如何恆持不做「斷種人」,清修士凌宛琪在志工早會分享台灣樹王--賴桑的故事。

台灣樹王賴倍元,人人稱他賴桑,因為很喜歡樹,30 年前買下一座山,之後才發現裡面充滿垃圾,30 年來花了 20 億種了 30 萬棵樹,投入一生精力與金錢,希望為這片土地留下些什麼。

凌宛琪說,賴桑有幾句話很特別:「每天種樹,比買股票更好,因為天天漲停板,樹種了下去,每一天都在為地球奉獻。」賴桑的堅持,讓原本不諒解的家人也被他的毅力感動,兩個兒子先後投入種樹行列。

「這座垃圾山在山坡地,有一片很堅硬岩石,附近土地生態早已破壞,為了種好樹,山上彎彎曲曲牽了 40 公里的水管,樹苗容易因風吹雨打而彎折受損,所以還得在旁邊插上管子固定,這根管子有竹枝做的,也有鍍鋅的錏管。」賴桑負責種樹,兒子就負責用錘子釘錏管。

因為岩石很硬,兒子敲到手發麻,甚至沒有知覺,就跟父親求助,「可不可以不要再敲了?我真的敲不過去。」賴桑完全不假辭色:「你一定要錘,錘到穿過去再說。」兒子抗議說:「石頭這麼硬,怎麼穿得過去?」賴桑回答:「我做了這麼久,一定可以穿得過去。」

為什麼要做這麼危險的事?賴桑認為,「山坡地種樹原本就不容易,只要種活了樹,就能永遠保護這片山坡地,一定要想辦法讓這棵樹成長起來。」

凌宛琪心有所感,其實上人也是「樹王」,在我們心中種下慧命的樹。

第一梯次北區培訓回精舍尋根,上人親自開示:「我所珍惜的是,每一個委員、慈誠不管什麼時候,我能親自為他授證,等於把擔子,天下米籮,讓人人的肩膀上可以穩穩地扛,人人挑起了米籮,人人負起責任。現在及時知道自己的使命,都要讓他們了解人間的菩薩道,受證以後還不會放下擔子,臨時退席。不會像《法華經》到了緊要的法的核心就退席去了。道心堅固,盡責任能做到!」

凌宛琪也分享「賢二機器僧」一篇文章:「不在基礎上下功夫,就算给了答案也做不到。理可頓悟,事需漸修。很多問題不是一個答案可以解决的,重要的是去做的過程。親近師友、發願、聞思、懺悔等等,看上去不是直接針對问题,也很平淡,卻是在给樹根澆水。

「我很感恩,清修士在精舍是福慧雙修,早課是聞法,是『修慧』的時候;除了志業體的工作,副執事也是跟大家廣結善緣,『造福』的時刻。前陣子有個機會,在行堂完幫忙清洗大寮的大鍋子,鍋子非常大,人幾乎要進到鍋子裡面刷洗,尤其鍋底都會沉澱、沾粘,很硬,加了熱水進去,一開始很小心的刷,後來才發現,要非常用力。」凌宛琪感覺就很像在清除無明煩惱。

  

上人最近在晨語提到身體力行,「修行是要經過苦難才叫修行,光是說很單純就懂道理,這不是真正的道理,是抄寫別人的道理。懂了,拿來對大家說,心根本就沒有銘心刻骨,這不是自己的。」

證嚴上人為了弟子,撐起自己的身體,凌宛琪心有不捨。「每次看到、想到,都覺得自己應該要再更成長,希望有一天,可以承擔更多擔,也可以越來越了解上人的語言,跟更多人去分享,讓上人減少擔憂。」

 

20191013

記錄:魏玉縣
整理:慈泠
繪圖:凌宛琪 (阿板)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大愛閱讀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