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6 年 8 月 17 日花蓮慈濟醫院啟業,白色、嶄新的醫療大樓矗立在綠野平疇上。然這眾志成城的奇蹟,卻隱藏著憂慮。

登報三天,乏人問津

「醫師人員不足,只有內、外、婦、兒四科主任,加上陳英和醫師及住院醫師共約十人。」時任副院長的曾文賓回憶當年。

早在啟業一年多前,慈院籌備委員會即在各報刊登甄選十名住院醫師的啟事:「於面試錄取後,送請台大醫院代訓,代訓期間待遇與台大醫院相同,受訓期滿返院服務,待遇比照台大醫院加若干成。無配偶之醫師供給單身宿舍,每人十坪左右的套房,並有交誼廳等之單身公寓;有配偶者每戶三十坪公寓乙棟,第一年至第四年住院醫師,每年擇期送到台大受訓,服務期間成績優異者,以公費送到國外進修。」

待遇可謂優渥,但登報三天只有兩名牙科醫師來應徵。衡諸原因,花蓮地處偏遠、交通不便、地震又多,生活條件遠落後於西部;加上當時東部可謂是「醫療沙漠」,學術環境與台北完全脫節,年輕醫師多半不願來。

早在 1982 年就參與慈院籌建的楊思標和杜詩綿,當時分別擔任台大醫院院長、副院長,決定協助慈院爭取與台大醫院建教合作,一來使開業初期的醫師來源不致匱乏;再者讓年輕的台大醫師實際了解地方醫療情形,達成培育人才的目標。

不久,國泰醫院亦與慈院訂定三年合作計畫,協助培訓醫務行政專業人力。終使啟業維艱的慈濟醫院,醫務逐漸邁上軌道。

比起台北,花蓮人更需要我

基於建教合作以及對慈濟在花蓮建院的感動,台大派出住院醫師、主治醫師來花蓮支援看診,其中包括連文彬、王德宏、李鎡堯、陳楷模等多科主任和教授,也來開設特別門診。

許多人不但不收津貼與車馬費,一些外科醫師甚至自備儀器來花蓮進行手術,他們說:「這種儀器很貴,慈院現在還不需要買,我們隨身帶來就好。」

在眾多從台大而來的醫師中,陳英和是首位志願留任慈院的專科醫師。因緣來自他的老師,台大外科部主任陳楷模。

陳楷模主任多次造訪靜思精舍,深為上人的建院精神所感動,又謹遵慈母遺訓,應允全力襄助慈院覓才。慈院準備啟業前的半年,他找來三位學生,徵詢他們到花蓮慈院專任服務的意願;兩人往後縮,陳英和卻站得挺直。

「另外兩位同學都已婚、有家眷,只有我還是單身,理所當然是我去。」那時,陳英和已經是總住院醫師,留在台大或許有更理想的研究環境、有高待遇的機會;但身為虔誠基督徒,他認為宗教醫院必然不以營利為目的,病患也才能得到最好的服務,所以 1986 年三月決定到建築尚未完成的慈院,籌備骨科業務。

只是,他也顧慮自己能否適應佛教醫院的環境;到院後,他將疑問告知證嚴上人。上人表示:「我並不擔心你信基督,我只擔心你愛得不透徹、信得不徹底。」上人強調,正確的信仰不離大愛,醫者最需要的,就是對病人付出關愛。

「初來花蓮,除了生活上的不便外,台大出身的醫師,莫不希望有一個寬廣的舞台可以大展身手,東部人口稀少,不符合我們的理想;加上缺乏學術環境,對有志研究的醫師來說,這是很嚴重的事。」陳英和坦言,曾抱著服務兩年就回台大升任主治醫師的心態;卻沒想到,「一跨進慈濟投入工作,我就打消了回台大的念頭。」

是什麼原因呢?陳英和說,慈濟是佛教醫院,多了一分慈悲精神,每個人都不斷付出愛,讓病患得到應有的待遇,醫師也獲得「施比受更有福」的喜悅;再者,因為是一所新醫院,沒有包袱,只要正確合理的要求,都會獲得院方全力支持,效率很高,很適合年輕醫師施展抱負和理想。

那時,同樣是陳楷模的學生、一般外科醫師張耀仁也確定留在慈院擔任專任醫師;與陳英和聯手,奠定今日慈院外科的基礎。

慈院啟業的前兩年,醫師人力吃緊,外科主任張耀仁常號召台大同門師兄弟來支援;直到第三年,郭漢崇、簡守信、李仁智等十幾位台大醫師,同時辭去職務前來花蓮慈院報到,才使醫師人力漸趨穩定。

這群被稱作是「與理想簽約」的年輕醫師,在支援慈院期間,感受到東部醫療亟待提升,也從服務中體會到身為醫者的價值。郭漢崇幾次與上人接觸,深感一股堅韌的毅力和勇氣,「那是由一位孱弱比丘尼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慈悲心。上人的理想和抱負,正是我們這群年輕醫師所追求的目標。」

郭漢崇說,他們是受到「三心」感召而來—上人啟建醫院的決心、慈濟人的愛心,以及院內同仁的用心。「當時有種拓荒者的心情,我們不是來『就業』,是來『創業』的;與其在台北跟人爭名逐利,不如來花蓮長期耕耘。台北不缺我一位醫師,但在花蓮功用就很大!」

而在東部問診的經驗,也讓他體會到民眾求醫無門的無奈與痛苦,以及疾病背後隱藏的社會問題。「許多民眾等到病情很嚴重了才來就醫,探究原因,他們並非不想儘早治療,而是無能力亦不便奔赴他地。」眾生病苦,讓他們心中潛藏的慈悲被啟發。

曾文賓說,當時這群台大專科醫師陣容大大地震撼東部,「他們以專業知識和關懷人群的心,在花東打拚出一片天!」

摘自/慈濟月刊【第477期】2006/8/25
撰文/黃秀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