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中慈院耳鼻喉科醫師孫傳鴻建議大家,以後見面打招呼不要說「你呷飽了沒?」要改成「你睏飽了嗎?」為什麼?「因為睡眠佔我們一生三分之一以上的時間。」

她遇到一個三十年來一直沒有病識感,很固執的伯伯。孫醫師解釋,所謂沒有病識感,就是自己不感覺或不承認自己病了。這個沒有病識感的伯伯 30 年前就開始睡覺的時候經常打呼,孫傳鴻形容他的打呼聲很有特色:「打呼時不是很規律,齁一聲突然停下來,過一段時間突然又開始大聲打呼,狀況愈來愈頻繁,時間也越來越長。」

孫醫師還說,除了晚上會打呼,他白天精神狀況也愈來愈差,「早上起來,好想再度估一下,中午吃飽飯,不睡一下不行,晚上大家坐在電視前看電視,他就開始點頭了。」很顯然,這是睡眠品質不佳,影響到精神狀況甚至日常生活,「同時慢慢出現,開車好像注意力不集中,反應變得比較慢。多次告訴他說這是有問題的,他都不聽。」

對啊,這個伯伯聽起來真的太頑固了,不聽勸,但為什麼孫傳鴻醫師知道的這麼清楚,而且連三十年前的事都曉得?「因為他就是我爸爸。」台下聆聽的人都笑出來了,莫怪!

「也因為他是我爸爸,就覺得不管發生什麼健康上的問題,都有一個人可以問。」孫醫師說,她爸爸其實已經符合呼吸睡眠中止症的診斷標準了,但沒有病識感的他,還是堅持「睡不飽就多睡一點」,「但事實上愈睡愈多反而愈來愈累,原因就是,當睡覺時如果氧氣濃度不足,大腦和心臟都沒辦法好好休息。我不斷的告訴他這件事,講差不多有 10 年了。」

最近,孫伯伯血壓升高,開始出現「鑰匙放在哪?怎麼想不起來」、「剛剛講什麼,突然話就接不下去」的現象,當醫師的女兒當然知道,這是腦部的短期記憶力受到影響,滿嚴重的進程,「真的不行了,這樣下去不但高血壓、猝死、腦中風,甚至糖尿病、早期失智失憶都有可能發生!」女兒嚴重警告,「這是因為睡覺時,血液沒辦法帶著足夠的氧氣到全身,特別是腦和心臟這些很需要氧的器官,都沒辦法得到足夠的休息。」

終於,孫伯伯到醫院接受呼吸睡眠檢查了,果不其然,他呼吸睡眠中止症的程度是「極重度」。孫傳鴻恰好是耳鼻喉科醫師,就幫他訂了一連串的治療計劃:「第一步先減重,怎麼減?就是上人說的,每餐七分飽,然後多運動,所以在社區幫他找土風舞有氧運動的課程,交了新朋友,他也願意去上。很明顯的,把啤酒肚減掉後,打呼的情形就慢慢改善了。」

第二步,處理鼻塞的問題,在鼻腔動了個小手術,讓他有通暢的呼吸道。最後一步是晚上配戴正壓呼吸器。三管齊下,孫伯伯的血壓回復正常了,早上起來也變得神清氣爽,不容易頭痛了。

在志工早會上,孫醫師之所以分享自己父親的經驗,是提醒大家,睡眠真的很重要,睡不好、睏不飽都是健康很大的隱憂。

20190523
撰文:福意
記錄:吳碧華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