堅強、韌性與耐心,可以譜寫出另篇更動人的生命樂章!

四月底,花蓮慈院副護理長周云鵑參加了兩天一夜的鬱金香之旅,「鬱金香動作發展協會的會員大部分是帕金森氏症病人,在活動中都帶著輪椅,有家屬陪伴。」

在每年一度的病友會中,香甜的可可飲、切好的木瓜都是巴友們用心耕種出來的,一位可可農夫得到巴金森氏症的時候才四十幾歲,那時非常沮喪,後來因緣際會投入了可可耕作,愈做愈歡喜,有愈來愈多人稱讚他的可可非常好吃。

「他每天到果園都發現葉子被菜蟲吃掉了非常多,很困擾。有一天站在葉子下面,對著天空看,發現其實它非常美麗,不管清晨或傍晚,看起來都不一樣,所以他說,這就像他現在,雖然得到巴金森氏症,沒有像一開始完整的葉子這麼完美,但是在不同風貌下,可以綻放更棒的光芒。」
還有一位用繪畫滋潤生命,「雖然手沒有以往那麼靈活,可以很快速的提筆,但是因為本來就喜歡繪畫,他一筆一畫慢慢彩繪,讓生命更加完整。」

還有一位病友原本就對縫紉有興趣,做手工包包,一開始有人會問,巴金森氏症還可以做包包喔,「對,雖然我有巴金森氏症,但是可以做出美麗的包包,因為我心是自由的,所以我做我想做的。」

有位病友跟周云鵑說,巴金森氏症就是在告訴我們,身體要慢下來,慢下來其實可以學習更多生命的奧妙,於是他開始寫書法,一筆一畫都用心,領悟更多。

醫師建議巴友可以多走路,已經 15 年的資深巴友陳國顥現在照樣騎車、打太極拳,還會雕刻,接受它、面對它,慢活依舊自得快樂。

看更多→走出生命幽谷

註:1996 年,歐洲巴金森病協會以巴金森氏症的發現人詹姆士巴金森的生日,4 月 11 日訂為世界巴金森日。

鬱金香是巴金森之花,起源於 1980 年荷蘭著名園藝家維魯特,他就是巴金森氏症患者,原先栽培的鬱金香罹病,幾乎全數枯死,搶救後培出的新品種卻更加鮮艷美麗,其中紅底鑲白邊的新品種被命名為「詹姆士巴金森醫生」,獲得英國皇家園藝協會優異獎,日後也成為巴金森之花。

20190510
撰文:邱蘭嵐
記錄:吳碧華
美術:林秋玫
攝影:鄭洊宏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


請加入 LINE@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!
 https://goo.gl/pXio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