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蓮慈院護理師楊芷苓在安寧病房工作六年了,很感慨這裡的病人從青少年、中壯年到老年人,不管哪個年紀都有,也都會隨著疾病的進程,對身體的控制力越來越差。一旦失去自主能力,伴隨而來的是不安!

芷苓除了工作,現在也開始做志工,學習更多的關懷和陪伴,她最近遇到一位 72 歲的伯伯,因為車禍造成輕微的腦出血和頸部骨折,還好意識清楚,他跟芷苓分享,在車禍過程中,腦部播放一部自己人生的影片,「他以為人生就這樣完了。所以面對生離死別,在生命即將結束的當下,其實會造成身心靈上不安詳的感覺。」

伯伯的親身感受,讓芷苓有更多同理心,體貼安寧病人的需求。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和肯定,安寧照護就是要在最後這段人生路上,藉由緩解症狀和陪伴,讓他自在而安詳的走過。

還有一位罹患下咽喉癌 45 歲的叔叔,在還沒生病前,聽說他非常海派,芷苓照顧他時,因為有氣切,一個愛講話的人頓時受限,同理心想想,如果是你,會怎樣?當然是慢慢退縮,不像之前那麼開朗樂觀了。

在幾次進出醫院的過程中,芷苓慢慢跟他建立關係,引導他用紙筆寫下對家人,或給醫療團隊的話,「他的字很整齊很漂亮,我問叔叔,你以前是不是有寫字或練毛筆的習慣,他就寫說,以前很喜歡寫毛筆字!所以我們準備了一個檯面和用具,他說好久沒寫了。」

芷苓看到,叔叔很用心的,先用筆跟尺畫出一格一格,丈量好字跟字之間的間距,然後很努力的對齊了寫。寫字要心靜,確實,因為寫字讓他的心靈得到了平靜。

叔叔還寫下了平常跟子女和太太不敢說的話,也送病房一幅字句:一心正念,智慧無限。讓芷苓更感動的是,他握著太太的手,用唇語表達「謝謝」,「生病的這幾年來,其實都是他太太用心照顧他。」好一陣暖流!

南丁格爾有句名言:燃燒自己照亮別人!「我在病房除了燃燒自己,也知道助人的真正意義到底在哪。三十七助道品中講到四念處,念是一個觀察的智慧,如何在觀察的智慧中提升自己的心念,長養慈悲,面對身心或生活中的苦難。」

看多了老病死,尤其陪伴無數臨終的生命,將佛法的智慧融入日常聽聞之中,楊芷苓做志工,也多了些「思」和「修」。

主持志工早會的德杭師父感恩安寧病房全人全家的照顧,雖然在醫療上非常不容易,但是醫療團隊都盡力陪伴,完成病人和家屬最後的心願而無憾。

20190424
撰文:福意
記錄:吳碧華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


請加入 LINE@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!
 https://goo.gl/pXio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