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奢入儉難。大林慈院護理長陳秀萍就有切身體會,「過去大家生活比較拮据,人心很容易知足跟感恩;現在豐衣足食,欲望慢慢上升,無形中就會養成浪費的習慣。包括我自己也一樣,為了滿足欲望就不斷的買不停的買。」

欲望無止境,如同無底洞,秀萍的經驗絕大多數人都有,以至於家裡東西越堆越多,多到自己都忘了,也不曾用過。

「我在清理衣櫃,發現有很多衣服掛在那裡很久,也沒在穿。其中有一件風衣已經放了很多年,前陣子剛好天氣比較冷,我就拿來給家裡的狗當保暖墊。」聽到這裡很讓人傻眼吧。

前幾天,秀萍放連假回家,姊姊拿了一包東西給她,「當下我有點愣住,是什麼東西?結果一打開,是那件風衣。」

不是給狗當保暖墊了嗎?後來才知道,爸爸覺得怎麼這麼浪費呢?他就叫陳媽媽把它洗好、曬好、折好,很有智慧的透過秀萍的姊姊拿給她,「當下自己覺得很羞愧,我們在生活當中,無形當中,不是需要用的,只純粹滿足自己的物欲。因為父母親年紀很大了,過去他們很辛苦,所以對物資很珍惜;東西壞了再修,修到不能用了才會想再買新的。」

爸媽的身教讓秀萍突然回頭思考,與其回收再利用,不如從源頭減量,先想想,哪些東西是不應該或用不到的,就不要買,才不會製造更多垃圾,這就是生活的減法。

知福惜福也是同樣的道理,當身邊的福很多,你不會珍惜,等失去了才後悔,才知道痛惜。

德懷師父說,這就「心靈環保」加「外在環保」,「您有一個有智慧的父母,所以老一輩的智慧要記起來,他們知足惜福。我們不只是知足惜福,這一輩還要再造福。」

慈濟人做環保做資源回收,看多了做多了就會愈來愈環保,很少再買衣服,因為製造衣服的過程也非常不環保,所以要珍惜穿著,德懷師父說,精舍師父的衣服都穿幾十年了,破了補丁了再繼續穿,「有這樣子的體悟,您是收穫最大的,是一個有福的人,減少消費多造福!」

20190410
撰文:邱蘭嵐
記錄:吳碧華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


請加入 LINE@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!
 https://goo.gl/pXio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