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志工早會上,花蓮慈院同仁的分享出現好多年輕臉孔,包括才來醫院三個月的小兒科醫師曾睿明,從他(他們)身上看到台灣醫療明日之愛。

「小朋友生病的時候,家長都很緊張,有時候語氣態度一開始都不好,問病情進展時,也會用比較咄咄逼人的口氣。」年輕醫師除了要學專業,面對人的問題也都一定得討教前輩的經驗,同儕之間也經常分享,學到很多,「對於這樣的家長要非常有耐心去解釋,包含安慰,用比較低的姿態,請大人不要太擔心。」

有一個小朋友因為疱疹性咽峽炎,高燒了好幾天,嘴巴裡很多潰瘍,所以很痛吃不下,這是小兒科常見的腸病毒,雖然醫師再三解釋,但家長心急,難免態度不好。「老師教我們要體諒家屬,體諒小朋友痛苦,好好溝通。每天去看,我才感受到,家屬也是一天一天看小朋友還在燒,很急,因為病毒性感染沒那麼快可以緩解,兩三天過後,家長跟我們對話,就不像第一天那麼急迫。」

三天左右,最緊張的一波過去了,小朋友燒退了,剩下喉嚨痛,這時家屬見到曾醫師開始有說有笑,「最讓我感動是在出院時,小朋友自己主動跑過來跟我說,叔叔再見,家長也笑笑的點頭致意說謝謝。這是我喜歡小兒科的原因,看到小朋友從不舒服的進來,開開心心的回去,回到正常生活,這是我想要做的事。」

確實,一個出世未久,正在成長的生命,帶給家人多大的喜悅和希望,一旦過程出了岔,任誰都無法承受這樣的遺憾!

內政部統計,台灣一年有二十萬新生兒,但當中有三四千名,主要因早產而死亡,大林慈院小兒加護病房護理長馮瑞伶每天面對的,就是這些太早出生,掙扎著活下去的寶寶!

去年年底,一位產婦因為發燒提早破水,產程持續進展,生下了不足八個月,體重才 1500 公克的小娃娃,「因為早產,肺部成熟度不夠,所以需要呼吸器幫他維持穩定的呼吸。」

媽媽經常問,她現在可以為小朋友做些什麼?其實就只能密切觀察寶寶的生命徵象。

小兒加護病房醫師一再告訴同仁,除了治療照護,還要好好解釋病情,「護理就是要去陪伴、支持跟膚慰家屬。」這是小兒加護病房的工作默契。

慢慢的,小朋友狀況穩定下來,脫離了呼吸器,開始進食了,所以瑞伶阿長鼓勵媽媽擠母奶、餵母奶,請她加入「袋鼠護理」,直接將嬰兒抱在胸口,貼近肌膚,媽媽的體溫和心跳可以讓太早脫離母體的孩子有安全感。

媽媽很開心,在護理師協助下,從第一次生疏到後來得心應手,袋鼠護理了十次!小寶寶在一月初出院了,不需要帶氧氣設備回家,讓小兒加護病房的同仁很欣慰,「這是我們在照護上的動力。」

註:袋鼠護理是 1977 年美國學者安德森提出,哥倫比亞小兒科醫師 1979 年施做,藉由母親的身體取代保溫箱,給予類似子宮內環境的溫暖,提高早產兒存活率,彌補醫療設備所無法給予的擁抱與觸感。

20190130
撰文:福意
記錄:吳碧華
美術:林仁傑
攝影:許雅菁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志工早會專頁閱讀。


請加入 LINE@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!
 https://goo.gl/pXioD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