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 921 狂震之後,心底的震撼一直無法平息。除捐款之外,前往災區服務變成一種渴望。

終於盼到九月三十日,成為第四梯次慈濟醫療隊的一員,前往受災最重、醫療資源也最缺乏的南投縣中寮鄉。

地震後十天

出了台中水湳機場,陽光燦爛,街景繁華依舊。然而才出市區,逐漸看到傾倒的房舍和龜裂的路面;愈往南投,只見路旁的房子與道路分了家,災民忙著用水泥填補缺口,或鋪上鋼板方便進出,馬路中央則散落許多五顏六色的帳棚。

沒想到一縣之隔竟彷如廢墟,我們的心漸往下沉,哀戚的感覺籠罩著緩緩前進的廂型車。小時候,我曾經歷過白河大地震,不過只見到房子倒塌,沒像這次山崩地裂般地令人震撼。

約莫一小時半的車程,我們抵達了中寮鄉。全鄉以永平村受災最慘,兩條街幾乎全毀,災民除了在自己的果園或庭院搭起帳棚,大部分集中在中寮國小,這裏也是絕大多數救災團體和物資的集散地。此處已有多個醫療隊駐紮,慈濟人醫會也有多位醫師輪流義診,我們在打過招呼後,便驅車前往目的地爽文村。

進入村內,司機告訴我們眼前所見狀似完整的房子都是二樓,原來的一樓都被壓在地面下;有些房子雖外牆沒倒,但裏面的隔間及樓板全都震碎了;有的樓倒壓毀車子,有的房子成了一堆磚土…


臨時野戰醫院

醫療車進了爽文國小災民收容所,心裏不禁為之一驚,怎會這麼慘?學校裏沒有一間完好的教室,所有的地板全都鼓起崩裂,樓梯傾斜倒塌,根本無法容身。

災民的帳棚集中在操場,醫療站則設在操場跑道外兩棵大樹下,三個遮雨棚搭成臨時野戰醫院。小學生的課桌椅成了看診、置放藥物的桌椅以及傷口縫合的手術檯;不知誰搬來了兩張床,剛好可以作為病人休息和施打點滴的病床。

救援物資很多,或許是忙碌並沒有好好整理;教室外堆滿各地捐來的衣物,藥品也是一樣,各式錠劑、針劑、成藥堆滿地面。兩位來自香港的醫師和護士,也帶了許多急救藥品,他們利用幫災民看病的空檔,把藥品整理了一下,拿藥時方便了許多。

我們把醫療站分成內科、外科及藥局,醫師們輪流看診,護士們則幫忙取藥、換藥、打針,及兼做衛教。每個人捲起袖子、噴上防蚊液,自己找事做,成了災區中僅次於廚房的忙碌區。


鄉親需要陪伴


我們在爽文國小設醫療站,還兼顧內城村衛生室,那兒自地震後原有日籍醫師支援,但一週後便撤回永平村。內城離爽文只有四、五公里,但因客運停駛,就醫十分不便,於是我們每天早上有一組人前往內城駐診三個小時,幫災民看病,中午再回爽文村。內城受災較輕,但居民仍不敢回到傾斜的屋內,由於衛生室安然無恙,便成了災民生活的重要空間。

衛生署在中寮鄉設了七個衛生室,由衛生所主任利用下午時間到各村衛生室輪流看診,居民每有重病或外傷都是送往南投市或草屯。平日就醫就很不便,地震一來,幾乎斷了醫療資源;有些平時就有糖尿病、高血壓、氣喘、消化性潰瘍的病人,地震過後病情更加惡化。集集大地震把原本不足的醫療窘況整個暴露了出來,房舍道路的修復尚可期待,然而醫療資源的補充只怕遙遙無期。

來看病的鄉民通常都是傷風、感冒、頭疼和皮膚癢等小毛病。有些阿公阿嬤每天都來擦藥,頭皮的小傷口訴說著土牆坍塌時從床上驚醒的無助,小腿的大片擦傷代表著倉皇爬出瓦礫堆時的慘狀。

除了為他們看病外,醫護人員也成了災民宣洩心中恐慌的最佳傾聽者。他們訴說著地震當夜的恐怖,泣不成聲地描述家破人亡的慘狀,眼神裏依稀可見他們對地震的驚懼和對未來的徬徨。我們於是瞭解:災民最需要的是有人陪伴。在地震過後激情稍退之時,或許持續的醫療服務,將可撫慰他們受創的傷口和孤獨的心靈吧!


撰文‧ 郭漢崇(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主任)

摘自‧《震盪中的人間至情》卷一


延伸閱讀:夢迴中寮 — 郭漢崇 (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