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濟的第一場「冬令發放」在 1969 年,到今年剛好滿 50 年。當年只有靜思精舍 1 場,現在已經擴展到 19 縣市 43 場,幫助過的照顧戶,從 47 戶增加到 2 萬多戶,慈善工作已經遍布台灣各個角落。

靜思精舍德淨師父在志早分享,今年「冬令發放」最特別的地方是,首次結合了「慈善物資卡」。「以前冬令發放的物資打包工作,需要花很長時間,而且動員非常多人力、物力;今年,一張輕便的卡片取代了物資包,祝福禮雖然沒有往年多,但是我們的精神沒有變,只是在形式上做了調整。」

1989 年之前,全省冬令發放的物資,全部集中送回精舍打包, 上人也親自示範打包方法。

那時候的物資用郵寄,所以在包裝上要很扎實,運送過程才不會散亂或是東西變形。而且冬令發放結束以後,大家會聚在一起聯誼,分享一年來做慈善工作的心得感想,同時聆聽上人開示,這個因緣逐漸演變成後來的歲末祝福。

「沒有過去,哪有現在?時代一直在改變,我們也要因應時代做調整。」

慈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「將心比心」, 上人殷殷叮嚀:給人家的東西,一定是自己想要、自己喜歡,才可以給別人,要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設想。因此慈濟的救濟方式和物資種類,會依環境需求跟實際狀況來做調整,國際賑災時就出現過各式各樣的物資。

「1994 年柬埔寨發放,因為乾旱缺水,所以我們發放柴油跟發電機,讓受災居民可以方便抽水。巴布亞紐幾內亞遭逢海嘯肆虐,當時發放的物資是開山刀、鋸子、鐵鎚、釘子,因為他們生活環境原始,不需要米、衣服,只需要蓋房子的工具,所以救濟過程中,發放的物資會因應當地需求而有所改變。」

圖說:1995 靜思精舍德融師父(右2)、德昕師父(右1),於柬埔寨馬德旺省部分縣城,發放糧票(物資券)。

隨著慈濟的足跡擴大,賑災救濟的方式和做法,也在調整跟改變。「第一次冬令救濟發放,我們準備的是棉被、民生用品和救濟金,每個人還會多給 50 塊紅包。以當時的環境,吃得飽、穿得暖是最重要的,所以發放的物資,經濟又實惠。」

早期,慈濟發放的物資裡有白米, 上人在數年後發現,有人吃得快,有人吃得慢,吃得慢的,白米容易變質;後來調整了做法,改發米單,可以直接到跟慈濟合作的米店領米,這樣一來米很新鮮,這就是針對白米發放所做的調整。

2005 年,卡崔娜風災重創美國紐奧良,慈濟發放工作再出現重大改變。

「紐奧良 80% 地區淹水,市容髒亂還發生搶劫暴動,全部警力都去維持治安,沒有辦法進行救助,只能任由罹難者遺體在水中漂浮;在屋裡的居民,也一直等不到救援。」市政府財務更出現危機,市長宣布破產棄城,要居民全部撤離。

這場死傷嚴重的天然災害,全球慈濟人發起「凝聚全球慈濟愛‧合心力援紐奧良」活動,當地慈濟人也採購日常用品、醫藥品、衣服,準備進行發放。

「我們發放時原本想給應急現金,卻發現有些災民沒有銀行帳戶,治安不好,給現金也不安全,該怎麼辦?想給他們最實際的需要,災民又這麼多,沒辦法全部具足啊!」

志工只得先購買大超市的禮品卡,發給災民使用,只是,禮品卡需要額外支付服務費,為了能將慈濟的愛,直接傳遞給居民,大家努力思考該怎麼做。」

卡崔娜颶風後一個月,麗塔颶風接著來襲,緊急向紅十字會取經,開始思考研發「現值卡」。

「慈濟跟銀行洽談合作現值卡,裡面的幣值由我們來決定,除了免除繁雜的手續,也能到特定賣場購物消費,比現金支票更方便。 上人也親自指導設計卡片,上面清楚印著『台灣佛教慈濟基金會』,希望讓受贈者知道,這分愛心來自台灣。」

2005 年 10 月,慈濟現值卡第一次發放,就發給麗塔颶風的受災居民。除了在美國,加拿大、澳洲、土耳其、馬來西亞,也都有民眾接受過現值卡的幫助。 2017 年哈維颶風、 2017 年墨西哥震災、 2018 年加州野火,現值卡發揮很大功能,這也是慈濟發放轉型成功的真實案例。

20190125
記錄:吳碧華
整理:慈泠

◎更多內容,歡迎您點入→靜思法脈專頁閱讀。


請加入 LINE@ 慧命資糧天天送到家!
 https://goo.gl/pXioDF